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创业> 点评

共享单车出海为中国互联网应用在海外生根发芽提供了新可能?

2017-12-11 13:56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等等 浏览(808)人   

  共享单车出海为中国互联网应用在海外生根发芽提供了新可能?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殆尽,获客成本的不断高企,国内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早已成为行业共识,而为了获取进一步的发展增量空间,在以人工智能为主基调的技术加持之外,通过拥抱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也成为了国内互联网厂商不约而同的选择。


共享单车出海为中国互联网应用在海外生根发芽提供了新可能?


  一、借助出境游热潮,中国互联网应用实现海外落地


  而事实上国内的BAT三巨头对于海外市场的拥抱,已是动作已久,我们看到他们正载着出境游的东风,推动着旗下的支付、地图(百度地图、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多方面业务的海外扩张,并在数据上取得了颇为显着的成就。


  我曾在《借助出境旅游的东风,看BAT如何拥抱海外市场》这篇文章中,对BAT的产品海外落地路径和成果做了一个简要总结:


  从路径上来说:BAT借助的是出境游的东风,通过已年人次过亿并且同比增长迅速的出境游市场,BAT旗下拳头产品(导航、支付)成为了可以贯穿中国游客在海外市场旅行全过程——景点、酒店、出行、餐饮、购物等诸多环节不可或缺的高频刚需应用,搭建起来了颇为天然的用户场景。而中国游客所具备的强劲购买力更是促进了国外政府、商家纷纷与BAT们展开深入合作,赋力其获得本地化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熟悉的境外游体验,以进一步刺激境外消费需求。


  也正是在国内游客强劲购买力的支撑下,BAT拳头产品海外落地的数据表现上佳。我们看到:百度地图达成了直抵南美、横跨欧亚,布局全球209个国家和地区,开启了从“中国地图”到“世界地图”的蜕变之路;支付宝国外市场形成了“填补东南亚,入俗欧美日韩”的市场格局,已经深入日韩、欧洲、东南亚等国的零售、机场、餐饮等终端支付场所。


  二、中国应用借助出境游热潮落地困境:虽实现了海外落地,但却很难实现海外生根发芽


  但是从BAT拳头产品海外落地路径来说,我们却不难发现他们取得海外成绩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


  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在于:BAT拳头产品虽然实现了海外落地,但却很难实现海外生根发芽。


  导致这种现状的内在原因则在于:BAT拳头产品当下在海外市场的落地,由于借助的是出境游的东风,而这也使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满足了中国出境游用户的外海需求,简单来说,就是换了一个地点服务中国用户,而对于海外本土用户,其并未(不能)实现强力的渗透。


  原因在于它并未给海外本土用户创造一种其必须要使用BAT服务产品的场景,导致的后果是,虽然BAT的拳头产品在海外市场依靠出境游热潮实现了数据落地,但是这种落地在本质上却会随着出境游用户完成海外旅游而逐步消退,结束使命。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BAT的国际化征程,依旧是星辰大海。


  三、构建海外用户使用场景成为关键,共享单车出海或为中国互联网应用出海带来了一种新可能


  在此,我们也看到,BAT产品要真正实现海外扩张(生根发芽),就必须要找到其能够真正连接、构建海外本土用户使用粘性的场景。而当下,国内共享单车的海外市场的大举扩张,个人认为,正为BAT产品服务在海外实现真正的生根发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其内在逻辑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将国内共享单车的发展壮大的实现路径进行一次对调,我们就不难明白其中的道理与可能。


  首先我们讲一下国内共享单车的使用方式:


  我们在首次使用共享单车时,大致需要经历如下的步骤:在应用市场下载一个共享单车APP,然后进行注册、缴纳一定的押金、而后就可以实现扫码用车了。而在随后的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地图找到共享单车的停放位置,在使用后,按照共享单车平台的收费标准,完成支付即可。


  而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支付与导航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正因如此,我们也看到在国内共享单车市场,我们还能看到的是,除开共享单车企业自己的APP之外,其实他们还被集成在了诸如微信、支付宝、百度地图之内,其成为了这些应用的一个子服务板块,其在更为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也担负起了为这些应用线下扩张导流、培育用户习惯的使命,诸如微信、支付宝的扫码支付在线下的扩张,就与共享单车扫码支付带来的用户培育有着莫大关系。


  在此现实下,若我们将国内共享单车的这套集成使用方式对调一下,放在海外市场,会发生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让微信支付、支付宝、百度地图这些服务,成为共享单车APP内的一个服务子集,而供海外消费者选择使用。


  或许可以带来的结果是:经过数次的使用与优惠吸引尝试,体验到了国内互联网服务的快捷之后,海外用户就或许能够被培育为微信支付、支付宝、百度地图的用户,而在随后,当他到那些挂着有支付宝优惠和微信优惠的海外商超市场,也就难免会想要在共享单车之外尝试一把,从而产生一片新天地,实现国内互联网产品服务在海外市场的真正生根发芽。


  四、该设想的现实基础在哪里?


  1.国外用户有着绿色出行的强烈意识,供给不足更为共享单车的流行提供了可能


  共享单车在国内培育壮大了用户的绿色出行意识,在当下多数用户已经形成了短距离出行,使用共享单车的习惯。而事实上,在国外用户的绿色出行意识甚至更为强烈。我们可以通过此前中国网在《共享单车正在流行 国外如何鼓励绿色出行?》这篇文章中列出的一些数据来感受一二:诸如在巴塞罗拉,据统计,公共自行车Bicing旗下的每辆自行车每天平均被使用10次,在夏季或城市中心地段,每天使用次数多达20次以上;在美国纽约的Citi Bike,以6000台自行车运营一个月便得到了40万会员,并且自行车处于供不应求的现状。而正是国外用户对绿色健康出行有着这种强烈意识以及当下的供给不足现实,为国内共享单车企业在海外扩张和流行提供了可能。


  2.国内共享单车企业海外扩张速度迅猛,这为国内互联网产品的大规模落地提供了用户基数。


  在国内市场实现充分竞争后,共享单车企业纷纷开启了海外扩展道路,并且扩张速度迅猛。数据显示:当下ofo小黄车已经进入了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在内的全球 20 个国家,在海外超过 50 座城市开展了运营,投放了超过 10 万辆共享单车, 为海外用户累计提供超过 1000 万次骑行服务。摩拜单车在当下也进入了日本、泰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德国等地,在全球范围内的多座城市,正式了展开运营。而其在当下数千万的人群覆盖率,事实上已经为国内互联网用户的落地提供了用户基数。


  3.共享单车使用人群多为本地用户,而非中国出境游客。


  如上所述,国内互联网产品能够出海落地但难以生根发芽的核心症结在于 ,这些应用只是换了一个地点来服务中国本土用户。所以在这样的现实下,如何取得海外本土用户的使用,而后培育用户使用习惯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共享单车则提供了这种机会,据ofo根据其帐号所绑定的手机统计数据显示,其海外订单中 99% 的订单均来自当地用户,而非中国的出境游客,这为国内互联网产品培育国外用户的使用习惯提供了天然契机。


  而从这些现实来说,在海外市场,共享单车企业与支付、地图业务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以合力为海外用户提供中国互联网服务,有着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和可实施基础,而其它业务也是如此,在共享单车原有的 App 基础上稍加改动,电商、音频、导航、社交、金融等相关的业务事实上,都有着可结合的机会,即便是无法类似的业务结合,也可以通过简单的硬广和联合推广来实现倒流。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国内共享单车企业的海外扩张,其在实现扩展自身业务发展的需求之外,其实它更为中国互联网应用在海外市场实现真正的生根发芽提供了新可能,是有机会打造中国企业服务产品出海全新模式的。


     2898站长资源平台站长工具:http://www.2898.com/webtool.htm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