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互联网络

杜邦李永敬博士:植物肉行业迫切需要一个标准,与IFF业务合并将于明年一季度完成

2020-08-05 15:45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佚名 浏览(405)人   

每经记者 叶晓丹每经编辑 汤辉

植物肉火了。

食品行业、消费圈、资本市场对这一创新产品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2019年植物肉第一股Beyond Meat登陆纳斯达克,股价一度飙升至239.71美元/股,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也推出了植物肉相关产品。在中国市场,植物肉也成为一个极具热度的话题,国内的食品企业金字火腿、百草味等也先后表示,与杜邦公司合作生产植物肉产品。

为什么植物肉如此受追捧?在中国市场也能迎来强劲发展么?植物肉的技术壁垒有多高?食品企业在科技与市场的钟摆中如何布局?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受FBIF2020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主办方邀请,专访了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食品与饮料业务(平台)亚太区总裁李永敬博士,听取他对植物肉行业的见解以及杜邦的规划。

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食品与饮料业务(平台)亚太区总裁李永敬博士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植物肉火了 合作伙伴更积极了

NBD:我们注意到,国内的食品公司如金字火腿、百草味都曾公开披露,与杜邦合作生产植物肉产品,很多企业也纷纷推出植物肉产品,你怎么看植物肉的全球市场发展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李永敬:去年以来,美国Beyond Meat的植物肉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比较多的关注,而杜邦的植物肉产品研发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成熟的技术,植物肉市场能火起来,主要有几方面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第一,我们在行业中这么多年的呼吁,人类饮食对脂肪摄入太高,应该有更健康的饮食,植物肉市场在美国能火爆,令我们行业内人士非常兴奋。

其次,热衷于环保的人士也对植物肉产品非常感兴趣。一方面因为饲养牛等动物造成的污染问题值得关注,同时基于对动物的保护,很多动物保护主义人士更偏向素食。

最后,从投资的角度来看,Beyond Meat上市后股价飙升,虽然后面受疫情影响有所回落,但投资人对这块市场还是非常兴奋的。

我认为植物肉在中国市场潜力是巨大的,首先中国人吃素食的多,其次,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饮食健康问题、环保问题。目前,植物肉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杜邦在中国有很多合作伙伴,可能今年年底到明年的时候,有一批做植物肉的企业会起来,现在大家还处于准备阶段。

NBD:目前杜邦在植物肉产品研发上处于何种状态?杜邦和合作伙伴是怎样的一种合作形态?在植物肉市场火了之后,合作伙伴有怎样的变化?

李永敬:杜邦是一家B2B企业,不直接接触终端零售,主要做上游,制作拉丝蛋白,为企业提供配方。把拉丝蛋白做成各种植物肉产品,需要很多原料和配方,合作伙伴可以从杜邦拿到各种植物肉的产品,类似饺子馅等原料性质的产品。如果合作伙伴有能力开发自己的终端产品,我们会做技术支持,和合作伙伴一起将产品最终开发出来,如果合作伙伴没有能力开发自己的产品,我们可以帮助合作伙伴研发出最终的产品,不过合作伙伴需要自己找供应链生产。

植物肉火起来之后,合作伙伴比之前态度更积极,而且他们也意识到技术壁垒的重要性,刚开始大家觉得挺热闹,对市场要求也不是特别清楚。植物肉在美国市场大火之后,他们才慢慢知道,植物肉产品要在市场上获得消费者欢迎,还是要过技术关,也就是说做的东西一定要好吃,才会有市场。

而如何过口感关?这就需要很强的技术合作伙伴,能将好产品一块研发出来。所以大家对技术方面的要求会非常高,同时,大家也意识到消费人群的重要性,植物肉产品更聚焦于关注饮食健康、热爱环保、有动物保护意识的消费人群,消费市场偏高端,不是以“省钱”为目的的经济型产品。因为当前植物肉的生产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如果定位偏离,也是很难成功的。

行业迫切需要一个标准

NBD: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事业部在产品研发费用上投入如何?植物肉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对食品变革的力量,你怎么看食品行业未来在科技领域的投入?

李永敬:在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我们始终致力于推动创新,不断加强与客户的合作。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2019年的收益为61亿美元。我们非常重视科研投入,在全球建立了30多个研发和应用中心,拥有超过1400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共同开发本土解决方案,申请了150多项专利技术。凭借独有的研发能力和多年的技术积累,我们一直是行业创新领导者。

从大趋势而言,中国经济的驱动力还在于科技。没有科技投入,行业是没有前途的,对于食品工业而言,也是如此。我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名誉副理事长,现在协会成员越来越多地在讨论食品科技进步的问题,如果没有科技进步,食品行业安全、营养可能都跟不上,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科技的投入。

NBD:之前杜邦在微信公众号上介绍,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共同牵头,发起和制定了针对中国植物肉市场的《植物基肉制品》团体标准,据了解,这个项目未来将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目前进展如何?团体标准的制定对于植物肉市场而言,具有哪些意义?

李永敬:目前标准还在制定过程中,之前我们也提到,植物肉的口感、技术非常重要,如果企业产品参差不齐,忽略了产品本身的要求,欺骗消费者,那么植物肉行业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所以行业内迫切需要一个标准,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够称之为植物肉,对行业健康发展和消费者利益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NBD:我们在做一些行业调研的时候发现,有科技力的产品未必受市场欢迎,而受市场欢迎的产品也不一定有高科技价值;作为企业高管,你既了解产品研发又熟悉企业管理,你觉得企业要如何平衡科技与市场呢?

李永敬:最重要的是要把握科技不同的面。有的时候产品推出得早,消费者并不接受。对于我们而言,最基本的一个问题是,生产的产品消费者要能接受。科研是在幕后的,消费者未必能感受得到,但是好不好吃,消费者却有最直观的体验。有时候有些产品没有很多的科研投入,但消费者喜欢,在这个阶段对这类消费者是适合的,当然也要注意到这类产品可能进入的门槛低,会面临更多的竞争者以更低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另一方面,有科技含量的产品,会有长期占领市场的竞争壁垒。

企业平衡科技与市场,一方面当前产品需要能保证企业能正常运转,而另一方面,企业还是需要在科技方面持续投入,提高新产品的竞争壁垒,保证企业未来的长期竞争力。杜邦的产品成本高,各方面研发投入也多,所以如果不做科研,我们很难和一些低价的企业竞争。

与IFF的业务合并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

NBD:2019年12月,国际香精香料公司IFF(International Flavors & Fragrances Inc.)宣布将与杜邦的营养与生物科技业务合并。目前这一合并进展如何?合并对公司带来了哪些变化?

李永敬:1990~1998年,我在IFF工作,1998年到现在一直在杜邦工作。为什么两家公司要合并?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合并。食品企业对营养、形态、口感都有较高的要求,杜邦在食品原料方面有很强的优势,而IFF在口感、味道等方面非常有研究,二者结合可以说是强强联合。

IFF和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合并后新公司市值4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69亿元),预计2019年将实现110亿美元营收,在业内也是属于体量非常庞大的结合。而这一平台也能给我们的合作伙伴带来更多的可能,不论是对公司员工还是对合作伙伴或者说消费者,都是一件好事情,我们非常看好这次合并,合并将于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

NBD: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对杜邦公司有哪些影响?业务上会做哪些方面的调整?

李永敬:食品行业很有意思,经济不好的时候,行业表现反而会比较好。比如说美国,经济好的时候,美国消费者去餐馆多,而经济不好的时候,很多消费者选择在家里吃,以工业食品、半成品为主,而这些产品的原料很多是杜邦提供的。

疫情对杜邦而言,影响不大,反而可能有一些利好。疫情导致很多欧美消费者去一些类似Costco的超市购买必需品囤货,对食品的需求也增加了。对中国而言,最大的增长来自于中国消费者对免疫系统的关注度提高,所以杜邦旗下的益生菌、大豆蛋白产品增长较快。

调整的部分在于,未来杜邦在科研的投入会更多。这次疫情对我们食品行业带来一个提醒,未来在食品营养和免疫力提高方面的科研会投入更多。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