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摇号新政引热议:有人欢喜有人愁,专家称政策很难面面俱到
每经记者 孙磊每经编辑 裴健如
6月1日,北京市交通会发布《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等文件,拟从明年开始,增加以“无车家庭”为单位摇号和积分排序的指标配置方式,赋予“无车家庭”明显高于个人的普通指标摇号中签率和新能源指标配额数量,并要求每人最多只能保留一个小客车指标。
消息一出,一时之间众说纷纭。有网友认为,以“无车家庭”为单位进行摇号,以及指标配置向“无车家庭”倾斜都让自己距离成为有车一族更近了一步;也有网友认为,摇号政策优化方案让个人摇号中签的几率更小了;而每人最多只能保留一个小客车指标的规定,让拥有多个指标的网友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对……
此外,摇号政策优化方案明确,在办理夫妻间车辆变更登记、离婚析产车辆转移登记时,需满足婚姻存续期满1年的条件;个人名下有2辆以上北京市登记的小客车的,在办理向配偶、父母、子女转移登记车辆时,受让方与车辆登记所有人的亲属关系存续期也需满1年。家庭申请人如离异,且离异时原配偶名下已有北京市登记的小客车的,则办理配置指标申请登记时离异应当满十年,2020年6月1日前已离异的除外。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有分析认为,上述规定将严重打击通过“假结婚”获得指标的现象。一位租牌中介工作人员更是向《每日经济新闻》直言:“想要通过结婚过户买指标的要趁早了。”
面对网友的热议,汽车行业专家颜景辉认为,摇号政策优化方案体现了对“无车家庭”用车需求的照顾,是很重要的进步。“任何一项政策,要照顾到全部需求都很困难,不可能面面俱到。”颜景辉表示。
摇号参与者:几家欢喜几家愁
“摇号政策优化方案的出现对‘无车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好信号。不过,要是能将在摇中指标后,10年不再能摇号的期限缩短一些就更好了。子女十年之内会成年,可能也会有摇号的需求。”胡川(化名)是一位无车人士,按照摇号新规,其以家庭为单位摇中指标的概率是以个人为单位参与摇号的54倍。
据了解,本次摇号政策优化方案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以“无车家庭”为单位摇号和积分排序的指标配置方式。同时,通过家庭积分赋予“无车家庭”远高于个人的中签概率。但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摇号后,所有参与的家庭成员及其配偶就不能同时再以任何形式申请指标,且在获得指标后,所有家庭申请人10年以内不再参加北京市任何形式的小客车指标配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发现,并不是所有“无车家庭”都打算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摇号。“一旦获得指标,家庭其他成员10年不能摇号,而我们家有两人需要用车。虽然中签几率小一些,但还是继续以个人为单位参加摇号。”同是无车人士,王研(化名)告诉记者,他还是打算坚持以个人为单位参加摇号。
面对“每人最多只能保留一个小客车指标”的新规定,拥有多个指标的人群也在思考应对的办法。“虽然没有尘埃落定,但我计划在今年换掉手里这台超过十年的车,这能保证牌照在手里久一些。”在被问及如果尘埃落定后,其他的指标如何处理时,牛烨(化名)称“除了转给父母之外,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此外,据上述租牌中介工作人员透露,新的摇号政策中关于夫妻间车辆变更登记的变化严重影响了欲通过结婚来进行指标变更的人群。“就今年下半年了,以后很难做,或者就不做这项业务了,想要通过结婚过户买指标的要趁早了。”上述租牌中介工作人员表示。
专家:摇号新政很难面面俱到
“摇号政策优化方案的出现,不仅是为了刺激消费,更为重要的是缓解了很多人用车的刚需,体现了政府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这也是其备受关注的原因。”颜景辉表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谈及摇号政策优化方案中的“一人一车”时,颜景辉认为,目前资源确实紧俏需要再分配,但任何政策都不能“一刀切”,不然容易出问题。
此外,在被问及指标是属于公共资源还是个人资源时,颜景辉表示:“这应该从法律层面来界定。同时,在政策制定时也可以从法律的角度进行考量,这样有利于解决指标权益的问题,也有利于政策平稳实施。”
对于指标的所属问题,中消协专家委员会委员邱宝昌律师认为,车辆号牌属于国家资源,其具有一定的时间期限,相当于一种行政许可。“车辆号牌本身没有属性,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使用,与私有财产的概念不对等。但是不能通过一刀切的方式限制使用权,这是没有法律依据的。”邱宝昌表示。
同时,即便摇号政策优化方案向“无车家庭”倾斜,但仍有人选择以个人为单位参与摇号。对此,颜景辉认为,这反映出政策与需求仍有差距,部分家庭需要多辆车和多个指标,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政策需要更加多元。
图片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
“制定任何政策时,满足每个人的需求是方向,但最终政策落地时并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眼下还只是意见稿,就是在征求大家的看法,还可以进行优化。”颜景辉说。
此外,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作为对“北京车牌”这一稀缺公共资源进行配置的方案,确实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其总体价值应该被认可。“下一步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发展能替代小汽车出行的公共交通方式,让开小汽车出行不再是必须。”程世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