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已经启动6G研究?这可能是最后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了
国内已经启动6G研究?这可能是最后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了。今天,我们正享受着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互联网生活,大部分人都以为这一切得感谢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巨头,但事实上,最值得感谢的是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厂商,或许还包括中国移动等通信运营商,是后面二者在推动着移动网络一代接一代不停地升级,在默默搭建的无处不在的网络支撑起了手机里的那些丰富精彩的应用。
其实,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代一代升级的移动网络催生了今天精彩纷呈的互联网生活,甚至,移动网络技术升级几乎成了当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这一点从中国和美国两国不惜撕破脸皮,你给我一拳、我给你一脚的进行5G激烈博弈中就能看出一二。
5G可以说是当前最值得期待、也最可能实现的技术之一,也是当前对社会改变最大的技术(没有之一),乐观的估计,到明年年中我们就可能体验到这种传说中具有神奇魔法的新网络。
然而,在5G还停留在实验室攻克剩余难关、组建试验网测试的今天,有消息传出,5G的下一代网络6G已经在研发当中。
近日,工信部IMT-2020(5G)无线技术工作组组长粟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6G概念研究在今年启动。按照过去通信发展的规律推测,6G的理论下载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TB,预计2020年将正式开始6G研发,2030年投入商用。
事实上,在粟欣之前,在今年3月份,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一次专访中就提到,我国已经开始着手在研究6G的发展,承担研究任务的有高校、专业研究所,以及通信企业。而此前,华为的无线通信专家也曾在一次行业会议中表示,华为已经在研究6G,并已取得一定关键成果。
为什么国内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企业单位都对6G如此饥渴,或者说如此焦虑呢?这有两个层面的解读——
第一个层面,回顾过去几十年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大体遵循“1G短、2G长、3G短、4G长”的规律,其实这并不是无稽之谈,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商业逻辑,一项新技术,整个社会投入的研发、推广、建设部署的成本越高,其寿命就相对更长,因为商业社会讲究的是投资效益,总不能还没收回成本就开始下一次大规模升级吧,而这一代技术越成熟、使用的时间越长,自然就会挤压下一代技术的发展空间,比如,中国的2G网络建设非常成熟、覆盖率非常高,所以它撑了很长时间,在3G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情况下,2G还是担任着主力网络,而3G发展的时间窗口一过,4G就来了,所以3G注定是个短命的网络技术。
而按照这个规律,5G很可能也是一个“短命”的网络技术,因为这几年国内三大运营商投入了天量的成本去建设4G网络,哪怕在5G商用前夕的今天,4G的建设投资也没有停止,所以,可以预料,在国内4G作为主力网络仍然能撑相当长一段时间,而这就在挤压着5G的发展空间,从当前看,整个业界对5G的热情其实并不是太热烈,从投资上看也算不上疯狂。一旦5G成为短命的一代,那下一代6G就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了,因此,国内提前部署研究6G,其实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态度,也反映出对5G的消极。
第二个层面,从3G时代开始,国内社会对主导、掌控主流的移动通信技术就开始有了强烈的期待的,因为这背后不仅关系到专利授权费、设备销售费等这些“小钱”,更关键的是,这还关系到国家的信息安全和大国崛起的关键要素。因此,从3G开始,我们生拉硬拽把一个不甚成熟的TD-SCDMA弄成国际标准,可惜只有中国移动一家作为主力网络使用;到4G,中国主导的TD-LTE终于可以算是有一点国际影响力的网络制式了,但国际主流社会还是更多使用欧洲主导的FDD-LTE;我们原计划在5G时候能够更进一步,能够成为主流标准的主导者,而这个差一点就实现了,可惜,最后还是差了一点,当前5G只有一种制式了,但其中大部分关键标准和专利是掌控在高通、爱立信等国外企业手中。中国要主导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愿望还是没有完全实现。而这个愿望就继续寄托在6G身上,所以,国内提前对6G启动研发,更多地是反映出对于6G的焦虑,因为留给我们追赶的机会可能不多了。
在粟欣的采访中,他提到“我认为通信演进以G(generation)来表述可能就到6G,6G之后可能就是无G时代。”为什么呢?按照当前的预计,6G将实现真正无所不在的任意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真正的万物互联时代。虽然通信技术会一直往前演进,但是基于当前通信原理的演进可能到6G就到头了,后面通信技术肯定还会发展,但其基础理论肯定与当前的理论完全不一样了,有可能是量子通信,或者脑电波通信,或者其他。
换言之,如果中国不能在6G上实现领先,那可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机会取得领先了。除非我们能率先发明一种全新的通信技术,但这个难度将比6G更大。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中国能否吃上6G这条肥美的虫儿,让我们静心期待吧。
2898站长资源平台网站资讯:http://www.2898.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