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认购鸿海旗下独角兽FII:别样的韵味!
BAT认购鸿海旗下独角兽FII:别样的韵味!鸿海旗下独角兽FII获BAT认股,吸金千亿新台币,工业互联网版图似乎有了雄厚的加持。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BAT也如此买账,难道是在玩票吗?有的则流露着酸楚。
这心理很能折射出此刻复杂的产业与政经博弈。
先绕开说。
表面看,FII挂牌,既能体现制造业作为母体的基础支撑价值,也能展示鸿海作为工业互联网时代开放平台的气象。
2013-2014年,富士康、台积电、德仪尽管移动互联网崛起,遮蔽了制造业的风头,但随着工业互联网时代来临,尤其那些技术积淀深厚、制造网络发达、有过多年多品类电子合约服务优势的IDM式巨头,会扮演底层的基础平台。
至于为什么以它们为例,那是因为,本地的ICT制造类企业,虽有诸多进步,整体却无法与之对抗。
比如富士康,它不止是多种电子代工龙头,也是全球专利储备最多的巨头之一,每年申请的专利数全球名列前10。除了CPU不能制造外,其他诸多细分领域,几乎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设计、材料、模具到制造,甚至到品牌、渠道服务。
不要以为它只是生产iPhone之类。目前,富士康可是全球最大的服务器制造商、供应商。当然白牌居多。而服务器正是物联网、云计算时代幕后的基础设施部分。
移动互联网一波狂飙突进之后,富士康略显被动,苹果概念祛魅,导致它毛利下滑很多。多年来,它一直在寻求跳出苹果的捆绑。而今,一个数字转型、云化时代,它的价值再度凸显出来。
事实上,若综合评判全球ICT领域的设计能力、网络建构力、端到端制造力,尤其是云端与边缘运算能力,富士康可谓全球无敌。那个曾经在B端胜过它的对手伟创力,在关键部件上让它持续难受的三星们,更多还是局部的优势。
过去富士康主要代工那种库存较深的品类。最近几年,它不断强化小量多样的ODM服务。它在下游投资了诸多智能硬件、软件、工具类企业。这为万物互联服务奠定了基础。
若你有心,能看到,过去几年,大陆互联网关键峰会,尤其是贵州与乌镇两大地标,郭台铭都是焦点人物。他与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华为高层、雷军、刘强东们私交甚好。
这都不是偶然。富士康的强大的ODM实力,幕后基础设施、终端设备的供应力,是BAT、华为、小米等公司们不敢轻忽的,它们之间,不仅有消费终端,还会有机器人、汽车等诸多领域的深度合作。
要知道,10年前,富士康就已经布局汽车产业链的前端了。而机器人产业,更是积淀较深。它的诸多工厂,早已普及应用。是啊,它有这种场景的基础。
台积电虽然侧重半导体代工服务。但它早就是一家IDM模式的企业。2008年,曾采访过创始人张忠谋,那时他就谈及台积电如何成为一家开放的平台型企业。2009年,它推出了开放创新平台(简称OIP)。
德仪则因为它在模拟半导体的IDM布局,加上多品类的设计与制造优势,它的架构同样是一个开放的工业服务平台。
回到FII身上。在这点上,它说,自己的假想敌是西门子与GE。话也不为过。虽然大陆企业听到,估计也有点不适应吧。
几年来,我确实一直在期待这一幕,就是两岸制造业顺应全面云化时代的崛起。但就基础来说,这个阶段的台企,更有机会。所以,不要动辄就说台湾如何错失了互联网时代。这种观点,其实漠视了整个ICT产业背后的基础部分。当然,不否认,2C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大陆演进更快。
但要将这种要素放在此刻,尤其是几个月来中兴案与中美贸易博弈的情境里,你应该能体会到,整个博弈的筹码中,台湾企业是一直扮演着难以觉察的角色:
一、台企受到的直接影响最大。因为它们生产终端为主;
二、台企为骨架的产业链,会成为中美贸易的关键筹码。
一个月前,当中兴被卡脖子的时候,我说过,6月底,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将退休,届时他的言论风向,足以扮演中美在半导体领域博弈的一个筹码。
事实上,富士康在中美之间也是如此。过去一年半,关于富士康在美国投资的消息,成了一个IP。郭台铭在与川普勾肩搭背之后有关投资美国的表态,以及随后穿梭于大陆政经场合的动向,显示出内心一种谨慎。是啊,苹果概念再强,最核心的土壤依然在大陆。
况且,多年来,他也被大陆视为深蓝的台湾企业家。富士康为大陆创造了巨额的出口数字,提供了就业,但大陆对富士康也创造了其他市场不可能拥有的支撑条件。没有大陆支撑,富士康不可能有今天的地位。
2018年此刻的富士康,与大陆之间的关系,有一种远比过去多年更为奇妙的情境。
郭台铭绝对称得上绝世聪明的商人。应该说,他充分利用了大陆经济转型的机遇,两岸之间以及中美之间的博弈时机。
多重力量的交锋与交汇,给了富士康快速渗透大陆工业互联网的机会。如果没有这层原因,FII当初想在36天就过会,我觉得会很难:
一是大陆许多企业都在排队;
二是FII虽有竞争力,但工业互联网概念目前还有些虚,并未真正落地到实处。整个公司各业务单元之间,还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平台概念。此外,它与鸿海集团其他版图之间还有太多关联交易,某些方面根本没法完全切割。
老实说,此刻的大陆,确实需要富士康明确表达出一种态度。
FII包装成工业互联网概念,在大陆挂牌,既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投名状”,它有助于大陆继续围绕这一版图形成制造业集群,维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至于在中美制造业角力中,被苹果概念款局部瓦解。
当然,此刻的大陆主管部门,对于FII的挂牌行动,虽不能说开了绿色通道——毕竟属于几个重点支持的领域,应该也是有诸多怀柔。
BAT们的认购,固然有为未来合作固桩用意,同样也是曲折地向本地当局、本地市场表达一种呼应的态度吧。
这是两岸产业、两岸政经、中美政经与产业面的复杂博弈的结果。
FII挂牌具有一种风向标的价值。而且,夸克预判,它的定价、挂牌之后一个周期的走势,都可能在预期之中。若走得平稳,它对海峡对岸的产业面会有一种强烈的吸纳作用。因为,与鸿海同质同构的台企不要太多。而过去一个多月,多家台企对于大陆的深耕意愿,确实有些动摇。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确实容易造成寒蝉效应。
你看它的发行价13.77元。多少有些冲着一个版块巨大权重而去的用意了。
这么说,并非否定FII的价值。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中,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的关系可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两者分裂,会被各个击破;而两者融合,则至少能在中后端形成强大的制衡力量。
2898站长资源平台网站排行榜:http://www.2898.com/rank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