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狂潮退去,连巨头都开始裸泳了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创业狂潮退去,连巨头都开始裸泳了。才过了一年,李彦宏曾说要给200亿的百度糯米被传言说要和百度外卖打包,一起“卖给”新美大。从最近几次的公开演讲来看,那个曾经扬言“all in O2O”的百度转向了人工智能这根救命稻草。这也从侧面加深了谣言的可信程度。是时候回到最初的问题,哪里才是真实的市场?
当然,新闻永远连起来看才精彩。另一边,当战略投资逐渐沦为单纯的财务投资,阿里被曝将八折出售新美大老股。
回想起“千团大战”时的场景,糯米、美团也算经历过生死的公司,然而这场生死时速,远比我们想象的都要漫长。当创业的狂潮退去,真正的商业巨浪打来,才发现连巨头都开始裸泳了。
一场少数派的游戏
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相比于动辄几千万、上亿元的融资,从2015年初开始的互联网创业合并潮更显得疯狂。
滴滴快的在“大战”烧掉24亿元的补贴后,走到了一起甚至还在不久前拉上了Uber中国;携程与去哪儿在酒店、机票业务上掐得你死我活,一个被迫加入补贴大战出现亏损,一个年亏损达27亿人民币,谈了两年后,最后合并;美团与大众点评每条业务线的发展商都躲不开彼此,随着阿里、百度等强势加入后,选择握手言和……
从竞争到合并,市场一次又一次验证资本的逐利本质。开端都是你死我活的价格战,各方资本势力的推波助澜,结局往往都大同小异:自己既没有被打败,也无法打败对方,索性合并。
合并是对彼此最安全,也是最有益的一条路:与对手竞争的营销费用少了,平台的优势扩大了,资源上也可以实现互补对接。
只是,当这些资本汇聚到一起,创业也逐渐变成了一场属于少数派的游戏。如果仔细观察,几乎哪个新兴互联网创业领域的背后都有着BAT的身影。
大部分1+1都小于2
寡头横行的互联网创业,靠着此前刷单堆起来的市场,在合并后反而会看到潮水退去后的真实模样。事实上,大部分的1+1都产生了小于2的效果,究其根本,是市场本就没有2的份量。
单从O2O这一领域来看,靠地推、补贴撑起来的市场繁荣,诱惑了一大批创业者进入这个门槛本就不高的领域。大量“一键呼叫XX”、“上门XX”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例如:一家公司一天能接到两三波推拿体验服务;扫码一条街走一圈解决生活用品问题等现象都在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到了2015年下半年,冷嗖嗖的资本寒冬来了。然后投资人疲了,优惠停了,类似于“O2O”死亡名单也就出现了。大家开始寄希望于合并后一家独大的优势,从过度的补贴中抽身而出,让自己迅速盈利。
从结果来看,走向合并的都是争夺第一席位的候选人。他们的合并停止了双方在竞争上不必要的浪费,加上几乎垄断状态的市场占有率,确实会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收入提升。却偏偏忘了,靠钱砸出来的用户需求,最终还是会输给用户根深蒂固的使用习惯。
就像滴滴和Uber合并后,优惠和补贴没了,打车的价格涨了,坐车的人少了,司机的月收入降了……然后传统的出租车又回到大众的视野里。收入减去成本等于盈利的基本公式,才是每个合并后的巨头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是时候猎杀巨头了
“市场没有机会了!”这话的杀伤力,比“资本寒冬论”更让创业者恐慌。可国内互联网历史也不过30来年,移动互联网更是刚刚兴起,又何来真正的红海?
从某种意义上说,“少数派”的出现是在加速创业公司的洗牌,但这看上去就像是进行一次行业垄断。好在,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造成用户习惯改变,这样的“垄断”是有期限的。
拿美国的传奇网站Craigslist来说,从1995年创立至今,页面上没有任何图片,只有密密麻麻的文字。这个网站的厉害之处并不在于他至今仍是美国最火的网站之一,更是由于他成了众多O2O创业公司的“灵感缪斯”。
Craigslist上的每一个子类目都产生了一些对应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其中不乏Airbnb、Uber等全球知名公司的诞生。
任何一个行业,出现少数垄断者后,就会走向不健康的发展方向,互联网也不例外。互联网合并的初衷是减少内耗,实现盈利,但带来的垄断风险却违背了互联网创业的创新本质,还挤压中小互联网公司的生存空间。当“垄断”的压迫期限一过,或者当后来者发现新切入点时,新一轮洗牌必将发生。
2898站长资源平台媒体网站排行榜:http://www.2898.com/webmain/xwmt_mtwz.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