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互联网金融布局:微信红包发起网联首笔跨行清算
腾讯互联网金融布局:微信红包发起网联首笔跨行清算。去年8月份央行批复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即网联)今天试运行,腾讯财付通成为网联平台上成功完成首笔跨行清算交易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网联是独立于现有银行间支付清算机构的新平台,未来将成为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各银行之间支付清算的中介和桥梁。在过去十几年间,第三方支付对中国的金融创新功不可没,带领着中国金融大步向前;而网联的出现则代表了央行对于第三方支付的态度:既加强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又鼓励和促进第三方支付的持续创新。
腾讯财付通发起首笔跨行清算交易,则清晰表明了腾讯财付通积极配合、支持监管的态度。无论是去年7月正式实施的支付账户实名制,还是今年4月17日即将执行的备付金制度,腾讯均表现出互联网金融领军品牌的担当,积极配合、持续响应央行等监管部门的相关政策。
不拼短期拼“命长” 腾讯做金融的正确姿势
从监管部门的角度而言,对第三方支付行业规范合规要求的背后,是对行业稳健发展的迫切希望,希望通过政策影响行业“良币逐劣币”,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与监管态度不谋而合的是,两会期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腾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金融方面,腾讯通常用’稳健’的一个思路去看。因为金融其实最核心的问题是稳定和稳健,就是拼谁的命长,而不是谁在短期内跑得多快。”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持续性爆点和风口的刺激下,在众多公司不约而同将金融业务独立开来以期大展拳脚之际,腾讯并没有去刻意追求“快”,而是找准了夯实根基的正确姿势,以期厚积薄发。
金融的本质是风险和回报,只有通过正确方法降低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回报,互联网金融才是有价值的。稳健从来都是金融行业的核心命脉,真正能够让品牌长远发展的,是放眼未来、放弃短期逐利目标的稳健思路,从这一点上看,腾讯无疑是其中典范。
体外+体内 腾讯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布局
腾讯2016财报显示,腾讯财务业绩在第四季度表现强劲,尤其是移动支付业务,腾讯移动支付月活跃账户及日均支付交易笔数均超6亿。根据腾讯总裁刘炽平在解读财报时透露,腾讯移动支付交易总量同比增长了近一倍,商业交易额(包括线下和线上商业交易)同比增长了两倍。
腾讯在金融业务的布局上,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块:一块是体内生长,以微信支付、QQ钱包、腾讯理财通、腾讯微黄金等为主;一块是体外布局,以微众银行等投资项目为代表。
体内生长的部分,在移动支付层面,腾讯持续为数亿的微信支付和QQ钱包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的服务;在支付安全层面,腾讯建立了金融级智能的大金融安全平台,为微信支付、QQ钱包提供安全技术支持、风险控制解决方案;而金融应用方面,腾讯互联网金融主要集中发力于理财、贷款以及腾讯微黄金和黄金红包等创新金融业务。
体外布局层面,主要指腾讯投资的微众银行,主要做信贷产品,比如微粒贷,通过微信和QQ匹配到有贷款需求的用户。
社交与连接 腾讯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效应
从财付通2005年推出开始,以此作为腾讯进军金融业的起点,如今腾讯的互联网金融布局已经跨过了十二个春秋。以社交起家的腾讯,其互联网金融最大的优势之一在于背靠月活跃用户数分别超过8.89亿和8.69亿的微信和QQ,基于两大社交平台基础上的微信支付和QQ钱包,为用户提供了便捷、普惠的移动支付服务。而按照腾讯 “连接一切”的战略思路,不难发现,近几年在巩固移动支付优势的基础上,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信贷、互联网证券在内的腾讯互联网金融业务正在以社交和连接为核心优势打造普惠金融体系,金融产业链条也日渐清晰。
作为腾讯官方理财平台,腾讯理财通以开放连接理念,联合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基金、券商、信托等公司,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理财需求,为用户定制固定收益、股票、债券等资产类别的金融产品。同时以门槛极低的互联网理财方式,实现“一元也能理财”。截至2017年2月,腾讯理财通用户已超1亿,资金保有量超1000亿。
在互联网贷款方面,依托“体外”腾讯互联网金融业务——腾讯投资的微众银行,主要做信贷产品,截至2016年12月中,“微粒贷”累计发放贷款总金额超1600亿元,笔均放款约8000元,主动授信客户数超6000万,不断践行普惠金融。
在创新金融应用上,春节上线的腾讯微黄金和黄金红包又成功打造了集金融和社交于一体的爆品。
正是随着金融产品条线的不断丰富,以及腾讯自身掌握的海量用户基础,各个产品后台打通形成的金融生态圈正在逐渐成熟,矩阵式的金融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这为腾讯金融更好地实现普惠金融带来了重要作用。
不难看出,腾讯发力互联网金融业务,根本上是源于用户的需求。加之腾讯对金融始终怀着敬畏之心,尊重金融的本质,坚持用稳定和稳健的思路去发展,以降低风险、提高回报,为用户提供便捷、普惠的服务,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将会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