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外闻

苹果 Google 亚马逊练手制定智能家居连接标准

2019-12-20 11:22 来源: 网络 编辑: 佚名 浏览(770)人   

  今天,科技界最大的几家公司宣布了一项新的合作,他们将共同成立一个名为「Connected Home Over IP」的小组,旨在开发、制定一套基于 IP 协议的智能家居连接标准。

  这些公司并不是别人,正是科技行业最有名的几个巨头——苹果、亚马逊和 Google,还有牵头方 Zigbee 联盟旗下的一些公司,如宜家、恩智浦、三星 SmartThings 和Signify(飞利浦照明)等,基本覆盖了当下国际主流的智能家居设备企业。

  根据官网介绍,本次成立合作小组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解决当下智能家居市场存在的问题,如安全性、连接性和兼容性,最终将通过一个新的连接标准,为设备制造商和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

  如今,很多智能家居设备都在使用专有协议,意味着它们只能通过特定的代理平台或网关才能连接到整个家庭网络中。我们希望通过基于 IP 的新协议,简化设备与设备之间传输信息的过程,同时强化对隐私安全的保护。


v2_97671caecfe54348b7321bf429371093_img_000.jpg


  至于开发细节,对设备方、消费者会有什么影响,针对这些问题,项目组也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1.如果新协议成功推行,将获得市面上主流的智能助手和平台支持,如亚马逊 Alexa,苹果 Siri 以及 Google Assistant,未来用户也可以自主选择让智能家居设备接入到哪个平台;

  2.对设备厂商来说,新协议将会简化适配流程,实现对多方平台的兼容,而且协议本身将不包含授权费用;

  3.新协议将作为现有协议(如 WiFi 和低功耗蓝牙)的补充,而非取代,苹果、Google 和亚马逊承诺会继续支持开发者迭代现有产品;

  4.为了加速新协议的开发,项目组会参考市场中已有的成熟方案,如苹果 Homekit、亚马逊 Alexa、Google Weave 以及ZigBee 联盟的通用应用层数据模型,所有参与公司也将贡献自己的一部分技术;

  5.项目组不会对智能家居设备的软件端进行标准化,未来各家厂商仍会继续使用自己的语音助手和平台 App;6.首个规范草案和开源资料将于 2020 年年末发布。

  另外,CNBC 还透露称,项目组初期主要会关注和安全防范相关的智能家居设备,如烟雾报警器、智能门锁、电子插座等,之后将进一步扩展至其它类型的设备。

  同时,未来智能家居设备很可能也会在包装盒上印有一个新的特殊标志,以便告知消费者,自己能直接兼容苹果、Google 和亚马逊的语音助手和平台。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是否就能迎来智能家居市场的真正统一了?

  这可不一定。毕竟智能家居乱象的根源,不仅因为存在众多「连接协议」,也会受到「平台方」封闭生态的影响。

  为什么智能家居有这么多的「连接协议」?

  电子设备相互之间传输数据,如今基本都已经交给无线解决。但在智能家居市场,你可能会遇到比智能手机多得多的无线通信手段。

  以目前国内应用范围较广的小米智能家居为例,虽然它旗下设备众多,但基本都可以根据连接协议分成以下几类:

  1.基于 WiFi 直连路由的设备:小爱音箱、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小米电视、摄像头等

  2.基于 Zigbee 协议的设备:人体传感器、空调伴侣、插座开关等

  3.基于蓝牙协议的设备:蓝牙温度计、Yeelight 蓝牙灯、智能门锁等

  4.可作为 Zigbee 网关的设备:米家多功能网关等5.可用于蓝牙网关的设备:米家床头灯、部分 Yeelight 吸顶灯等

  有人可能会问了,为什么智能家居设备需要那么多复杂的连接协议?大家都直接通过 WiFi 连接路由不就好了?

  几种主流的智能家居连接协议差异。

  这又和产品需求以及侧重点有关。比如说红外传感器、插座等这类产品,它们一般不会有数据量较大的传输需求,但往往数量众多,站长资源平台如果让这些传感器直接和路由相连,就很容易造成信道堵塞,影响其它设备的稳定性。

  也因如此,厂商们会更倾向于用 Zigbee 和蓝牙协议来解决小型设备的连接需求,而且这两个协议所需功耗也比 WiFi 要低不少,且支持接入众多的子设备。

  智能家居的连接协议众多,主要还是因为产品需求以及侧重点不同

  这等于是说,基于 Zigbee 和蓝牙协议的众多智能家居自己组建了一个「小型内网」,它们会由「网关」这样的中心节点设备实现统一管理和联动,而「网关」则会自己连接 WiFi 路由,让用户从手机端实现远程控制。

  在诸多小米智能家居设备的参数列表中,你都能看到它所采用的连接协议

  今年 12 月,小米也发布过一款「米家智能多模网关」,直接将 Zigbee、Wi-Fi、蓝牙这 3 种通信协议整合到一个网关设备中,也是希望让不同协议的智能家居设备实现更好的互联互通。

  当然,在这次的合作公司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小米这样的中国公司身影,所以围绕这个新协议,中国地区的消费者能获得什么?目前还不得而知。

  大公司都想各自为王,中小型厂商会受益更多

  物联网生态发展至今天,智能家居的控制者早已经变成了像苹果、Google 乃至是小米这样的平台方公司。

  他们只需要保证接入的第三方设备能识别出自己的核心服务即可,至于是否兼容其他平台,则不是它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前文我们也提及说,这次项目组的成立目的,是建立一个行业通用的「连接协议」,但依旧允许各家厂商继续使用自己的软件平台和语音服务。

  也就是说,就算今后这些巨头为自家设备加入了新协议的支持,难道我们就可以在苹果 HomePod 上和亚马逊 Alexa 聊天,或是在亚马逊 Echo 音箱上倾听 Siri 的磁性声线?

  怎么想这都不太可能。

  尤其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各大厂商所构建的生态圈将会成为一个比手机硬件更具诱惑力的大生意。

  因为它描绘了一个看似不可思议,但却又真实存在的情况:我喜欢上这款设备带来的服务——我会继续购买产品扩展更多功能——我对这一切产生了依赖。

  生态圈比手机硬件本身更具诱惑力,因为它能绑住用户

  这么看,那些由厂商自己主导推出的 IoT 硬件,显然还是会和自己的平台进行深度绑定。

  相反,新协议反倒会对那些体量没那么大、但拥有众多品类的第三方家居、家电和音频厂商带来更多益处。

  如果这个新协议真的能落地,它们就只需在原有基础上,加入对新协议的支持,即可实现对多个主流平台以及 Siri、Alexa 等语音助手的兼容,而无需再针对单个平台做适配,整个开发流程无疑也会变得简单许多。

  当然,考虑到不同的智能家居设备对于联网的需求本就有所不同,除非苹果、 Google 和亚马逊能开发出一套适用于全场景的网络连接技术,否则,这种多种协议并存的情况依旧会长期存在。

  一些用户也表示,这些科技巨头经常大刀阔斧地想做一个「可连接一切产品」新标准,但最后又会因没有厂商支持,逐渐被人遗忘,这对现状依旧不会带来任何改变。

  所幸,这次「Connected Home Over IP」小组是由业内几家巨头联手建立的,规模显然和过去的小打小闹不可同日而语,在它们巨大的影响力之下,说不定真的可以为智能家居的通用规范带来一些转机。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