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外闻

这些年,专车是如何在中国开枝散叶

2016-04-29 10:13 来源: 品玩 编辑: 琼 浏览(782)人   

  这些年,专车是如何在中国开枝散叶

滴滴专车 神州专车 打车APP

  人人有饭吃,人人有工开,人人有车打。

  4月27日,交通运输部通过新华社透露了对网约车的定位:网约车属于公共交通的一部分,但却是相对高端的公交服务,不是说应该让每个人都能打得起车。如果把网约车当成基本出行方式,可以说是城市出行工具的定位出了问题,希望管理条例落地越快越好。

  站在交通规划与监管的角度,网约车(俗称“专车”)必须得到合理合法的管理,交通部的表态无可厚非。新浪新闻 28 日发起的网络调查显示,超过3成受访网友表示自己平时通勤首选就是专车,表明专车越发成为大众出行的方式。

  四年前,人们根本无法想像,掏出手机随便按几个按键,便能唤来一台出行专属的舒适轿车。如今,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与共享经济的打车模式,比起过往任何的公共交通工具都更好地解决市民的出行难题。

  基于车辆共享与信息匹配的原则,专车类服务(包括专车、顺风车、快车等)更能让每一次原本是一人出行变成了多人出行,这既减缓了道路拥堵,还节约了双方的成本。

  回顾专车近年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它是如何从一种崭新的打车体验,慢慢变为“人人打得起”的日常动作?

  国内最早的专车平台诞生

  2012 年 5 月,杭州快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旗下产品“快的打车”8 月在杭州上线。

  Uber进入中国

  在 2014 年 3 月 12 日,Uber 在上海召开官方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确定中文名“优步”,并与支付宝合作。在试运营两个半月后,2014 年 7 月 14 日,Uber 正式进入北京市场,北京是其进入的全球第 100 个城市;

  官方表态

  2015年1月8日,交通运输部表态直接使用“专车”一词,承认专车的积极意义。

  国内两大打车软件合并

  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进行战略合并,随后更名为“滴滴出行”。

  专车的反抗与被反抗

  自专车诞生以来,其监管、补贴等问题惹来各方争议不断,各地时有发生以非法运营为由的查处整顿,以及来自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抗议。2015 年 6 月 10 日,广州也发生了疑似交委钓鱼执法专车的事件,引来了上百名专车司机的声援和抗议。 2015 年 1 月 4 日,沈阳数千辆出租车集体罢运,旨在抗议专车抢占市场份额的行为。

  地方试验田

  2015 年 7 月,上海交委曾讨论专车管理方案,上海市交管局倾向认可“四方协议”模式:即允许由租赁公司旗下车辆运营的专车,在补齐保险、驾驶员培训及验证营运平台资质后,加以合法化。当年 10 月 8 日,滴滴成为首个在上海拿到平台试行许可牌照的运营企业。

  专车新规出台

  2015 年 10 月 10 日,交通运输部对外公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 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两份文件将“专车”这种出租车运营形式分类为互联网预约出租车,允并许其与传统出租车一样,在中国境内合法运营。

  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

  2016 年 3 月 19 日,滴滴出行全平台整体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