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市场有何魅力纵然运营商三败俱伤
校园市场有何魅力让三大运营商纵然三败俱伤也不得不争之地?开学季节又要到了,电信运营商的校园营销大战也如约而至,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绝对可能表现了有些斯文,至少在校园门口的现场决斗会减少。
2016年8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规范秋季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竞争秩序相关工作。会议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守法经营、公平竞争,坚决杜绝校园电信业务市场不正之风,严格落实电话实名制,切实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工信部第一次强调校园市场营销的问题,只是这次算临阵告诫,来势更为凶猛。2011年,工信部就颁布了《关于规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意见》,要求运营商不得与学校签订排他性协议(含口头协议),不得签订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独家进入校园提供电信服务的合同。2015年年9月,工信部再次规范电信运营商的校园竞争,要求运营商对校园市场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信部同时也表示将适时组织力量在重点地区进行抽查。
不过,即便是面对监管部门的严厉警告,三家电信运营商也不敢对校园市场置之不理。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在校大学生总数为4081.1万,全国手机用户数为13.06亿,大学生用户比例大约为3.1%,对于电信运营商的新增指标来说,校园入学市场的效果几乎就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可以这样说,对于电信运营商的市场部门来说,九月没做好,一年都白忙。
学生们一旦选好了号,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绑定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应用,在求职、应聘、工作、生活中形成了太多的圈子,换机成本会越来越高,所以,入学的入网争夺对运营商未来五年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实际上,争夺早就开始,阵地前置是三家电信运营商的共识。从入学前移到高考后,一两个月之前就明争暗斗。
媒体报道,2016年7月,某省移动率先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对省内高校录取的学生进行赠卡。面值60元,只要有省内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就可以免费发放。当地电信获悉这一方案,几天后就迅速做出应对。对省内高考录取的学生,赠送100元面值的电信卡。过了几天,当地联通也做出了反应:对持省内录取通知书的学生,赠送80元的联通卡。三家电信运营商送送送,将营销做成了送礼。
最近两年,校园市场的已经从单纯的迎新促销向纵深发展,教育信息化和校园信息化成为新战场。比如,电信运营商参与搭建校园宽带网络和WIFI网络,由此依靠信息化在竞争中获得先天优势,以校方资源为基础,再分别将移动业务拓展至教师、学生甚至家长,获得“以整带零”的拓展效果。在具体执行中,这种方式往往会超出边界造成垄断嫌疑,从而被监管机构关注。
也正因为三家电信运营商的不断越界,很多地方的工商局纷纷出手。比如,2015年,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某省分公司采取赠予学校领导、班主任、联系人老师话费的方式,向学生强行推销“校讯通”、“家校通”、“翼校通”等电信产品,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遭到了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处罚。
即便如此,电信运营商也不敢放弃校园市场的强势拓展,只是在不断的改变关注点与营销方式。面对现在入学的95后大学生,语音优惠已经不被重视,相反,流量的大幅度赠送成为了焦点。据了解,今年的入学优惠中,每月3-4GB的移动数据流量赠送已经成为必备。
百度近期发布的《2015年95后生活形态调研报告》显示,95后一代的兴趣爱好中,音乐占55.6%、视频占53.8%、游戏占38.3%,而这些使用需求背后则需要移动流量和无线互联网来支撑。所以,谁的网络好,谁的流量便宜,将成为2016年大学新生入学选择运营商的重要因素。
不过,2016年还有新现象出现。随着长途漫游费的取消和电信运营商全国统一套餐的普及,很多学生在入学同时就已经拥有自己的手机和手机卡,这些卡往往来自学生的生源地,于是,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没有减弱的同时,各家电信运营商省市之间的同室操戈也会兴起。毕竟,在考核的体制下,各自为战的电信运营商也只有通过挖角自家用户来实现高效率的“新增”。
现在,抢夺校园电信市场的并非三家电信运营商,而发力校园市场的也不仅仅是电信运营商。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眼光不应该只看到对手运营商,也不应该仅仅看到入学这个时段,更不应该只是关注手机卡号和流量,而是应该与学生们建立互动联系,形成社群,更重要的是让这些未来最具消费能力的群体形成对运营商文化的认可和品牌的认同。否则,很可能三败俱伤,既没有稳定客户,也没有获得价值,得到的只是骂声。
2898站长资源平台新闻媒体网站排行榜:http://www.2898.com/webmain/xwm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