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相比取胜之道?
医院挂号支付“战役”支付宝VS微信支付,在这场“战斗”中支付宝完胜!
6月15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人社局)公布了一则消息,将在辖区医院内试点医保移动支付,这将是全国首个医保移动支付正式试点。
一直以来,大部分医院70%以上的就诊人都是参保病人,各家医院这两年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移动医疗的合作,但都只能覆盖自费病人,医保人群无法享受到移动支付带来的种种便利。
在 此背景之下,深圳市决定发展医保在线支付,先后与“三马”(马云、马化腾、马明哲)带领的蚂蚁金服、腾讯、中国平安商谈此事。15日,深圳人社局公布最终结果,17家医院作为首批试点,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占据地利优势的微信支付最终只获得了7家医院的接入,而“外来者”支付宝却获得了16家医院的接入。 在当日正式上线医院中,支付宝上线8家,平安上线2家,微信为0。
“原住民”与“外来者”的争夺
作为深圳本土企业,腾讯于4月26日与深圳人社局达成战略合作,宣布的六大合作领域中最后一项即为“医保移动支付合作。然而,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却在此之前的四个多月与深圳人社就医保移动支付达成合作。总部同样位于深圳的中国平安直至5月5日才通过媒体发布了合作消息。
6月15日,深圳人社局正式发布消息,选择了十七家试点医院开展医保移动支付试点业务,为鼓励市场化竞争,医院可以自由选择一家或多家支付公司作为医保移动支付的平台。
从 深圳人社局官网公布的名单看到,支付宝与17家医院中的16家展开合作,成为最大的赢家;平安壹钱包与5家医院达成合作,其中包括一家独家;而微信仅与7 家医院合作,没有独家。截止6月15日,支付宝与医院的合作已有8家上线,平安壹钱包有2家上线,微信支付与医院的合作暂时没有上线。
此前深圳本土企业腾讯和平安在与深圳人社局签约时候,分别由马化腾和马明哲亲自出马,足见其重视程度,而最终为何被支付宝反超?
支付宝的取胜之道:2年前的一场布局
支付宝在医疗领域的布局并非一朝一夕,2014年5月,支付宝推出“未来医院计划”,希望通过互联网和数据的产品和技术,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来改变未来的医疗面貌。
按照规划,整个计划分为三个阶段逐步推进:
第 一个阶段是用两年时间,协助医院建立移动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就诊流程。通过支付宝移动平台优势、金融解决方案以及生态整合能力,帮助医院实现在线预约挂 号、智能候诊、院内导航、手机缴费、推送报告、医患互动的全流程移动就医服务,大幅缓解患者就医遭遇的“三长一短”(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缴费时间 长、问诊时间短)的问题。
第二阶段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激活医疗服务生态圈。利用蚂蚁金服的支付、信用、实名核心能力,协同医药馆等医药电 商,创新开展医保实时报销、商保实时赔付、芝麻信用先诊疗后付费、医疗分期支付、医疗周边服务、电子处方&药品配送等业务,打造便民医疗生态圈, 激活移动医疗产业链。
第三阶段希望基于云计算和云存储的数据处理优势,与医疗机构共建开放的健康平台,实现从治疗到预防、从就医到健康管理的转变。
与深圳的这次合作,正是支付宝“未来医院计划”第二个阶段的开始。据支付宝方面介绍,支付宝去年9月份就开始与人社局开始技术交流,前后超过50次沟通,历经数月才达成合作。
这 些年,互联网公司先后颠覆了购物、支付、娱乐、餐饮、出行等行业,而医疗行业一直难有进展,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医疗行业是一个很深的行业,技术改造难度高。 而支付宝之所以能够较快的与医院达成合作,也正是因为有了近2年的医疗行业深度实践,支付宝的团队对于医院信息化有了深厚的沉淀,在医保移动支付项目上线 之前,支付宝就已与医管中心、各家医院开展了移动就医的合作,在医保移动支付打通后,快速上线就水到渠成了。
而腾讯与平安,在医疗领域的布局较晚,腾讯此前的医疗布局多以投资、孵化为主,并没有深入这一领域,因此在此次深圳项目中推进十分缓慢,没有把握住原有的地域优势。而中国平安在支付用户数量上难与另外两大巨头抗衡。
据 支付宝官方公布的数据,未来医院上线2年,全国近600家医院加入支付宝“未来医院”,覆盖了全国90%的省份,已经有超过5000万用户通过支付宝, 体验了挂号、缴费以及查报告,支付等全流程移动服务。此外,支付宝已经覆盖国内所有主流挂号平台,可支持全国2000家医院在线挂号。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2898站长资源平台:http://www.2898.com/官方客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