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改造 Android 的中国手机厂商
重新改造 Android 的中国手机厂商。从过去大半年的情况来看,中国手机厂商已经推出了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 Android 手机设备,但在欧美地区,许多用户仍然不愿意将它们作为主力机使用。
其中很重要一点原因是系统和软件的问题。对他们而言,中国的 Android 手机系统过于花哨,而且功能臃肿,预装软件的类型和数量也和其它地区的不太相同。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近期,The Verge 的编辑 Sam Byford 便发表了一篇题为《How China rips off the iPhone and reinvents Android》的文章,以国外用户的视角,向我们描述了小米、vivo 和一加等中国手机厂商定制 Android 系统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很凑巧的是,这三者,也代表了目前中国三种主流的开发思路。
没有 Google,中国手机厂商只能做自己的服务
如果你想在中国制造 Android 手机,必须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在这片土地,你没法使用和 Google 有关的大部分服务。
这意味着只要不通过特殊手段,大部分人没办法建立自己的 Google 账号,用不了 Google 地图,更不要说从 Play Store 上购买付费应用了。
在这种情形下,大部分中国手机厂商只能借助名为「AOSP」的 Android 开源项目,保留 Android 系统底层的同时开发自己软件功能,打造独立的账号体系,甚至是每家都有自己的应用商店。
而小米,便选择在一个恰当的时机进入市场,它通过 MIUI 起家,用互联网产品的节奏做好了一个 Android 定制系统。
Sam Byford 采访了英国的小米设计师 Robin,在他看来,智能手机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果说硬件 ID 是关乎空间,那么软件设计就是关乎时间。
当设计一个大屏幕手机时,我们会寻求屏幕尺寸与手机体积之间的平衡,比如说让屏幕做的更薄一些。如果是软件,则要从用户体验和各种操作流程中来体现。
Robin 举了一个例子,当你启动应用前,你必须要先经历点亮屏幕并解锁手机的的过程,而 MIUI 则对过程中的动画和设计进行了修改,使其变得更简洁和精美,同样的,你在 MIUI 中也看不到原生 Android 中的应用抽屉设计。
事实上,这些定制功能对小米用户十分重要,他们喜欢在计算器中做各种换算,又或者是标注陌生来电,还有快速调用第三方应用接口的「传送门」,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版的「Now on Tap」功能。
为了扩展海外市场,如今小米在开发 MIUI 系统时还要对中国用户和海外用户进行区分。比如在印度,小米就选择和当地的电商巨头 Paytm 合作提供二维码扫描,同时还和购物网站 Flipkart 合作的提供了直接从短信页面跳转到购物网站查看订单的特性。
而在拍照上,考虑到亚太地区的用户更喜欢磨皮等美颜效果,欧美地区则更追求自然,在服务好中国用户的同时,小米也要开发另一套方案。
让用户提出需求,并深入参与到软件设计过程中,实现软件系统的快速迭代,是小米手机和 MIUI 能够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由当初的小众玩物变成了一个稳定可靠的大众系统,但伴随着版本数的不断迭代,MIUI 也需要面对臃肿和复杂的问题。
为什么要把系统做得和 iOS 一样?
中国并不是只有「小米模式」的存在,Sam Byford 还提及了 vivo 打造的 Funtouch OS。在他看来,vivo 更倾向于打造出色的硬件,但在软件系统层面却很少会进行核心功能的打造。
正因如此,即便 vivo 在今年打造出了一款“非常疯狂”的 NEX 手机,可它的系统里还是有 iOS 的影子。比如上滑的控制中心,已经不能用「纯属巧合」来形容了,这也不止是一家厂商的问题。
不过,考虑到中国数亿 iPhone 用户基数,vivo 仍然有这么做的理由。
一名 vivo 产品经理向 Sam Byford 表示,vivo 不会为了创新而创新,核心目标还是满足客户对最佳手机体验的需求,这自然就包含了使用微信,浏览网页,或是拍照听音乐等
vivo 目前的表现,是我们愿意倾听并理解消费者行为的结果,比如说相机,它的 UI 设计也要根据消费者的习惯来决定,最终通过测试找到最有效率的设计方法。
但这种决策并无法摆脱苹果的影子,更何况,这个所谓的「最佳手机体验」,很可能也是将 iOS 作为参照物的,毕竟苹果就是用出色的软件体验来辅助硬件差异化,这是苹果商业模式的关键。
基于这点,将产品的操作界面尽可能的模仿 iPhone,从商业层面考虑也确实有一定的意义。
一加 CEO 刘作虎就认为,很多厂商打造一个和 iOS 类似交互的系统,或许只是想让用户的换机门槛变得更低,这样就算是从 iPhone 换成一台 Android,交互逻辑还是一样的。
而小米的 Robin 也表示,苹果在这个行业拥有足够大的权威,更何况它也总是能创造出足够人性化的产品。
还有一点原因可能和微信有关。Ben Thompson 曾在去年撰写的《Apple’s China Problem》中提及,在其它国家,让一名核心 iPhone 用户切换到 Android 品牌的手机是很困难的事,这意味着他要放弃很多苹果生态圈独有的体验。
可在中国地区,智能手机不存在太多的「换机成本」。中国的手机用户和微信绑定得很深,以至于这个绿色聊天应用更像是手机的系统核心,而不是 iOS 或 Android。
不过,最终是否要在 UI 和交互上摆脱掉 iOS 系统的影子,这依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追求原生的可能性
在系统开发上,一加则代表了中国 Andorid 厂商的第三种方向——追求和 Google 相近的原生系统体验,即不会对功能做太多的修改以及自定义。刘作虎在接受 Sam Byford 采访中说:
我们希望提供一种无负担的体验,所以在系统层面会更追求轻便、流畅的部分,而不是盲目地加新功能,除非我们认为这项功能可以为用户增添更多价值。
事实也证明,这个理念同样能成为 Android 差异化的卖点。虽然一加手机在中国地区的销量不算很高,但在欧美地区却特别受欢迎。
对比三星 LG 等传统大牌厂商,一加手机可以在同等配置下给出更优惠的价格,而简洁流畅的 Oxygen OS 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中国,一加选择开发了更加本土化的「氢OS」,在保留接近原生 Android 体验的同时,也包含了一些定制化的功能服务。
尽管一加的风格和其它厂商大相迳庭,但在刘作虎看来,中国用户对于手机系统的使用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和其它地区的趋势是一致的:「大家都会对快速、流畅的体验提出更细分的要求,而不仅仅只是差异化或是个性化。」
只不过,变化是否真的会到来还不好说,这需要等待,也需要时间。
2898站长资源平台网站资讯:http://www.2898.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