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手机

李良进:广州手机业要重新崛起3D或是一个突破口

2017-05-23 10:46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等等 浏览(604)人   

    年近九旬的李进良老人,近年来被业界称为“中国通信业自主创新的呐喊者”的中国通信业泰斗。李良进:广州手机业要重新崛起3D或是一个突破口!中国的第一部GSM手机,就是那个能勾起一代人回忆的大砖头手机,成功地由广州七所研发而成。


李良进:广州手机业要重新崛起3D或是一个突破口


    从2001年开始,南方高科邀请影视明星担任形象代言人的浪潮席卷了整个国产手机阵营。一些广告甚至还陪伴了一代人成长。在当年国内最高建筑的广州中信广场大楼前,经常可以看到国际影星章子怡拿着手机飞来飞去的广告画面。


    当广州正在掀起新一轮智能制造业大潮时,不知是否还有人记得,在上一轮全国智能通信业大潮中,曾经的弄潮儿广州和它曾经铸造的辉煌?


    “中国的第一部手机在广州诞生。”88岁的李进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通信业泰斗。提及广州过去20年的移动终端产业发展时,他8次说到“很遗憾”。


    上世纪90年代末,当国内手机市场几被国外品牌瓜分占据时,由南方高科、科健、波导、TCL、东信等品牌组成的国产手机军团突围而出,令着名跨国品牌不敢小觑。可惜,烟火易冷!南方高科只火了一阵便偃旗息鼓,广州也从此与中国移动通信终端之城的“王座”失之交臂。


    回首过往放眼当下,李进良坦言,以华为、中兴等国内龙头通信企业为主的市场格局已建成,但智能手机的销量如今也在走下坡路。但这恰恰为广州在移动通信终端产业的王者返征之路迎来了机会。可这条创新之路该如何行走才有更为光明的前景,或许,是时候总结和深思南方高科的得失了。


    “麻烦你说话的时候大声一点。”拿起助听器,88岁的李进良打开了华为手机中的微信,仔细看着此前发的采访提纲。


    这位年近九旬的中国通信业泰斗,近年来被业界冠以一个响亮的称号———“中国通信业自主创新的呐喊者”。这位曾经的湖南小伙,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信组专业。60多年过去了,虽然双鬓斑白,但依然意气风发。网上关于他的新闻仍然到处都是,国内各大座谈会上也时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广州研制出中国第一部手机


    李进良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前身为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七研究所,下简称“七所”)。他的职业生涯与中国通信业共成长,自然也见证了移动通信终端产业在广州的沉浮。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电子工业部开始组织研发TACS 1G模拟蜂窝系统。以七所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在广州诞生,上世纪90年代初研发取得成功。


    而在这期间,国外的2G已投入市场。“当时我曾对主要牵头的研发人员反映,现在2G都要出现了,我们还继续研发1G的路子是没意义的。”但他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


    随后国家组织邮电部与电子工业部研发数字蜂窝GSM系统,七所分工研发手机。于是,中国的第一部GSM手机,就是那个能勾起一代人回忆的大砖头手机,成功地由七所研发而成。


    “广州移动终端业曾经辉煌过。”李进良回忆,那个时代的手机,跟如今的无人机,VR和智能汽车一样新鲜。不同的是,那时的手机是个炫耀地位的奢侈品。李进良解释,这是因为过去国内通信业的服务对象不同。以七所为例,此前通信业主要为军事服务,后来随着越来越多洋手机涌入国内市场,才慢慢变为民用品。“当时我觉得,这绝对是一个发展趋势。”


    为研发国字号手机,据李进良回忆,国家为此向世界银行贷款,购置了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来武装广州七所的研发中心。那个年代,能拿到世界银行贷款的钱实在难得。由此也可见,当时广州是肩负着发展中国移动终端产业的大任。


    南方高科曾铸就4年辉煌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移动终端产业发展进入第二阶段。而七所开发的成果却转到了浙江。“在浙江,国产手机生产得不错,后来还被联想收购了。”李进良讲,那些研发人员都是七所过去的。随后,七所部分人才还去了康佳和创维。可以说,广州的七所为当时国内多个通信大企输送了人才。


    既然人才都是广州出去的,为什么广州不成立国产手机制造企业呢?1999年,广州南方高科有限公司顺势成立。公司股东包括广州电子集团、中国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七研究所、广州金鹏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虹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和广州市电信实业总公司。


    进入20世纪初期,南方高科走向高峰。从一则广告或可见一斑。从2001年开始,南方高科邀请影视明星担任形象代言人的浪潮席卷了整个国产手机阵营。一些广告甚至还陪伴了一代人成长。在当年国内最高建筑的广州中信广场大楼前,经常可以看到国际影星章子怡拿着手机飞来飞去的广告画面。


    查询网上数据发现,2002年是南方高科最为辉煌的一年。这一年,它实现手机销售168万台,销售额突破20亿元,并首次进入中国电子信息企业百强,排名第53位。


    但光芒转瞬即逝。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数据,2003年,南方高科CDM A手机售出72万部,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缩水至46万部,市场占有率也从2002年的10%直线下降到5%左右。2005年第一季度,南方高科CDMA手机销售不到1万部。2005年6月23日,南方高科迎来最沉痛的一天,企业发展之路也从此停下脚步。由于债务缠身,南方高科的手机生产线和仓库被法院查封。如此算来,南方高科的辉煌只持续了近4年时间。


    贴牌泛滥企业渐入困境


    “手机是这样的,量很大,要是卖不出去,马上钱就没有了,用户欢迎卖得出去钱就赚回来了。”据李进良介绍,南方高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窘境,主要原因之一是它在技术上没有创新,市场占有率不高。


    南方高科原总裁陈震曾在南方高科事发之后坦言,由于当时整个中国手机业不景气,加上南方高科不是上市企业,也没有集团的支持,整个资金链一直很紧张。此外,曾有媒体报道,事实上,南方高科这些手机销量中有50%是给别的厂贴牌生产的,业内人士曾指出,由于南方高科贴牌泛滥,利润率大幅下滑。


    “南方高科是提醒企业要坚持自主创新的‘警钟’。”说起曾经的南方高科,广州一家上市电子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作为企业,眼光很重要,这和能否拥有自主创新技术是一脉相承的。这也是一个企业和一个城市能否深度发展的命根。早在2003年国产手机的鼎盛时代,部分厂商靠大量引进机型、贴牌代工赚到了“快钱”。但伴随国产手机份额大幅衰退,这种只重视短期收益,不顾长期规模效应的短视做法就开始显露出后遗症。


    李进良认为,尽管南方高科后来一蹶不振,但不是真的无路可走。他当时就曾向相关领导建议,“我们有这么好的科研条件,搞生产可能不行,但是可以搞研究啊,与时俱进研究3G呀。”可惜建议未被接纳。


    待人失误直接造成企业没落


    李进良至今仍感到遗憾的,就是对人才的使用。


    据他回忆,当时南方高科人才济济,却没利用好这些人才。比如他的学生汤锦基。


    汤锦基是国家863计划技术专家,南方高科原副总裁、教授级高工,现任广州安凯公司(研发生产集成电路)副总裁。


    “他是从七所出来的,当时他带了一批人过去南方高科。”李进良认为,汤锦基在移动终端产业方面是一个行家,懂技术,也曾负责南方高科的生产制造。


    根据过往公开信息显示,在南方高科4年的时光里,汤锦基经常代表南方高科参加活动和发表观点。2001年,广州珠岛宾馆举办过一场国内最豪华的移动终端产业高峰会,当时国内外的企业代表和专家等2000多人出席了会议。汤锦基代表国内移动终端企业参加圆桌论坛,他对中国如何研发3G技术发表了诸多观点。


    或许是因为高层意见不统一,后来,汤锦基被“边缘化”,从负责技术研发的副总裁一职被调任到工会工作。“后来干脆就免职了,也没有通过董事会的讨论。”


    回忆起这些人和事,李进良再一次感叹“很遗憾”。在他看来,南方高科本来有很好的人才储备,很多人都很能干,然而,因为待人失误也直接造成了后来南方高科的没落。


    李进良:广州手机业要重新崛起,3D手机或是一个突破口


    上一轮移动通信终端业大潮过后,能够留下来的企业是因为什么?


    李进良:我曾经做过中兴、华为的顾问。这两家公司现在是国内移动通信终端龙头企业,组成了国内移动通信终端主要市场格局。这两家公司,最开始是做交换机起步的。我去中兴作报告,建议进入移动通信产业,中兴看到了市场,兴趣非常大,采纳和接受了我的意见。华为随后也开始加入移动通信终端产业行业。


    华为和中兴能够起来,有一种团结拼搏精神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华为一进门有幅画,上面画着十个年轻人手握着手,这代表着团结的精神。还有就是华为每张桌子下都有一张床垫,工作累了就铺开床垫躺下,睡醒了就接着干活。另外一个就是深圳市总体的研发和生产环境好。在深圳的赛格广场,各种电子元器件都可以在里面配套。这样一来,深圳的手机产业就起来了。


    广州作为中国第一部手机的诞生地,且有那么多人才。为什么广州就没出现一个“华强北”呢?


    李进良:这个很遗憾,有这样一个好的起步却没有这样的一个发展,有这么好的科研条件,却被搁置没有利用。当时我也有过建议,但是没有被采纳。


    为何没有被采纳,是考虑市场不成熟还是什么原因?


    李进良:这就看有决策权的领导者有没有前瞻性的智慧和敢为人先的魄力。


    现在移动通信终端市场格局已成,广州还有机会么?


    李进良:综观2016年,中国手机市场走过百花齐放、万家争鸣的盛况。可是风云突变,制造业遭遇寒冬,行业大洗牌,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明显放缓,导致手机行业整合加剧,130多家手机厂商掉队出局,中小手机品牌惨淡退场,众多老牌巨头厂商疲态尽显。预计未来90%的玩家将消失殆尽。当产品规格差异化无法实现跨越式突破时,对于缺乏创新和策略保守的厂商而言,迷失和沉睡在过去功劳簿的旧梦中,只能在沉默中灭亡。


    去年智能手机的销量已经呈现一个走下坡路的趋势,华为、中兴还是佼佼者,但是你看,酷派已经没落了。所以要再走上这条路,必须要有创新。


    感觉这条王者返征之路还蛮艰辛的,或者可以放弃这一产业,在移动通信市场另辟他路?


    李进良:也不一定要放弃,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很小的一个企业,他做虚拟现实,就是VR,Facebook觉得这个很有前景,20亿美元就把这个班子收购了。还有就是前年谷歌做了一个VR叫Google Cardboard,有8840万台设备出货。VR这些东西都有个基础就是3D,现实世界是立体的,我们现在所呈现的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平面的,如何逼真表达这个立体世界是关键。


    我觉得现在我国所有的虚拟现实企业都没有把这个3D搞好。看人家谷歌做了个纸盒子VR之后,2015年和2016年中国一下子冒出200多个跟风做V R的企业,现在70%都垮掉了。但并不是意味着V R没有前途,还是有前途的。所以说广州要想起来就必须要有创新,我觉得3D手机就是一个突破口,Oculus几十个人走这条路,人家愿意拿20亿美元去收购,所以并不意味着现在弱势就不行,而是要有突出的创新。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