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还带钱包?“去货币化”将成主流
在一些未来学者眼中,这个世界的财富将逐渐不再以物理形态的货币方式呈现,未来高阶信息文明中生存的人类后辈,或许将视“纸币”为古物,其猎奇心态好比今人参观博物馆藏的贝壳与布币。
嗯,现金或银行卡曾在人们的日常支付方式中拥有压倒性优势,然而技术的飞速奔进让人们开始逐渐减少这种智能化程度低且不太便捷的支付方式,“钱包”的诸多缺点开始暴露(找钱找卡麻烦,厚重和携带不便,钱包丢失导致银行卡或重要信息被盗),这让人们意识到一种更安全便捷的支付方式的重要性。
或许稍有夸大,但金融“去货币化”的演进方式是必然的。至少在中国,短短两三年,移动支付已被年轻一代——那些离未来更进一步的人接受,并逐渐成为支付首选。然而“去货币化”的移动支付方式仍有不便之处,如商户接受度和配合度不够,适用范围较小,体验相对较差等,人们也都在期望那个更接近没有“钱包”的世界尽早来临。
将时间倒回2015年12月18日这一天,苹果与三星同时宣布与中国银联达成合作,继前者之后,三星Samsung Pay(三星智付)也于3月29日正式上线,再次将这种更迎合未来的支付方式推广开来。而在便利店,餐厅,咖啡馆这些相当高频的使用场景中,我个人最大体会就是:至少在我的生活半径里,出门真的完全不必带钱包了。
相比钱包,Samsung Pay便捷许多,通过APP绑定信用卡或借记卡之后,从Home键由下方向上滑动,调出银行卡,指纹认证,验证成功后便进入到支付状态,走人,用户做的就是这些。
而在商家这一端,相比于Apple Pay或华为Pay等这些对于“闪付”或NFC功能POS 机的倚赖,Samsung Pay更为兼容,既可用于NFC(近场通信)技术终端POS机,也可用于并无此功能的磁卡式POS机,这得益于三星独有的MST(磁信号安全传输)技术。后者是三星通过去年2月以2.29亿美元收购创业公司LoopPay而获得——这也意味着,中国1000多万POS机中的绝大多数完全无需改造(你知道,一些小商户对改造设备没太多热情)即可使用Samsung Pay。
事实上,兼容两种POS机算是成功解决了“基础设施”问题,MST+NFC的双重保证让绝大多数POS机都能使用,解决了广泛性问题,进而解决用户痛点。另外,与苹果对每笔交易向银行收取一定费用不同,据称Samsung Pay目前并不向银行收取任何手续费。
目前支持Samsung Pay的机型包括GalaxyS7,Galaxy S7 edge,Galaxy S6 edge+和Galaxy Note 5共计4款,而我也相信今后Samsung Pay也会继续惠及到更多三星手机用户。
不过,必须承认,处于时代前沿的技术通常要完成教育市场的工作——哪怕几近于“傻瓜式操作”,但看看关于Samsung Pay那些“攻略”便知,新技术总要与旧习惯进行某种“博弈”。
拿我来说,如下情形多次上演:
1,当我拿出自己的Galaxy Note 5向店家表示用手机支付,店家本能认为自己的老旧POS机不行,我说“刷”手机就能支付,他依然会推脱说不行(某些服务意识堪忧的商家偶尔还会微露一丝“你有病吧”的神色)。
2,我简单讲解了支付过程后,店家才狐疑地拿出POS机(我看到网上也有朋友选择直接夺走POS机,这种“壁咚”一般的方式我个人并不鼓励——除非排队结账的人特别多)。
3,结账成功,店家都会露出复杂的眼神,然后大呼神奇之处(我也曾遇上一位谨慎的店员,哪怕小票弹出,她也会跟我说“先生您等会再走……”,然后与同事确认是否支付成功)。
事实上,这种新旧之交产生的从拒绝到尝试再到惊喜的变化,也正是技术演进所带来的最有趣的一个部分,因为你知道,它终将被人们接受,只不过需要时间而已。
更为重要的是,不觉得么,相比于曾经,人们对Samsung Pay这种新移动支付应用技术的接受度正迅速提升——或者说,成功的新体验或新技术在人们的意识中会“消失”的越来越快。
很长一段时间,消费者大体可被分为创新者、产品尝鲜者、早期大众、后期大众和落伍者5种类型。但在《大爆炸式创新》作者保罗·纽恩斯看来,现如今顾客其实只剩下两种类型:一种是经常参与产品开发的试用者,另一种则是其他所有人。而五大顾客钟形曲线的瓦解也可以令人悼念一下曾被营销人奉为圭臬的“跨越裂谷”理论,这一流行理论认为,科技产品从被偏爱科技的小众到大众消费者,这之间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但如今,昔日那难以跨越的鸿沟已被信息世界和互联网所填平,由于有了社交网络和其他信息分享工具,所有人从一开始就可获得产品的一切信息,就像你所阅读的这篇体验文章一样。
相信用不了多久,“刷”手机也会成为生活的常态,倘若你身边有人正在使用它,不要猜疑和拒绝,尝试新鲜事物,活在趋势之中,才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做法。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媒体,致力于为您提供文字优雅的原创科技文章;微信公号:李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