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聚焦千亿无人叉车市场,「劢微机器人」获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36氪获悉,劢微机器人Multiway Robotics(以下简称“劢微机器人”)于近日完成了由梅花创投领投,Plug and Play跟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
「劢微机器人」是一家致力于成为领先的场内智能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公司。基于全自主研发的核心算法及软件技术,「劢微机器人」的业务涵盖场内智能物流解决方案提供、无人叉车/AMR整车销售、人工叉车无人化改装和技术方案授权等。
过去的十年间,全球人工叉车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6%,市场存量不断增加,2020年达1300万台。
2019年中国人工叉车销量为60.83万台,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逆势增长至超70万台。但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人工叉车的应用面临用工荒、用工贵等问题,因此无人叉车市场迎来了发展的窗口期。
无人叉车市场的主要玩家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传统叉车企业,通过与第三方技术公司合作的方式获取无人驾驶关键领域的算法、定位、导航和集群调度等技术,但是该解决方案存在价格高、工业自动化程度低、环境普适性差、实施周期长的问题。
另一类是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即无人搬运车企业,同样通过自主研发和获取部分第三方公司技术授权作为定位系统,辅之简单的控制及调度系统的解决方案,通常缺乏大型及复杂项目的落地能力。
与传统的无人叉车服务商相比,「劢微机器人」的核心解决方案由于完全自主研发,能够做到成本可控从而提供给客户性价比较高的产品,也将人工叉车改造的部署周期缩短至一周以内,最快可达两天。
「劢微机器人」的技术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打破了4.5米的行业起升高度极限,「劢微机器人」通过前叉结构的研发,将无人叉车最大升高度提升至10米以上,并且进行实际的落地应用;
二是实现了无人叉车运行效率的大幅提升,目前同类型叉车式AGV的行进速度最大为1.5米/秒,「劢微机器人」则将其提升到了3米/秒;
三是提高了可实现的定位精度,「劢微机器人」提供的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发激光定位雷达,辅之以SLAM视觉系统的柔性定位方案,能够让无人叉车实现一次定位±5mm,二次定位±2mm的精度,优于行业内±10mm的平均水平。
在多车协同方面,行业内的一般解决方案是将集合调度系统部署到云端,因而对场内通信环境要求较高。而「劢微机器人」提供的是车与车协同的柔性规划解决方案,除了云端的集中调度系统外,在无人叉车内部部署车载操作系统,让单辆无人叉车在失去与中央调度系统连接的情况下进行自主避障,保证作业的安全性,从而降低了对场内通信环境的要求。
导航方面,「劢微机器人」基于动态轨迹,全局规划,基于运筹学的集群调度系统,支持动态调度及基于视觉传感的实时规划,可提供高效率的调度、导航。
避障方面,「劢微机器人」拥有一套完整的安全系统,可分为监测层、主动安全层和被动安全层。在监测层,「劢微机器人」采用了对全车传感器及器件的实时监控机制,一旦任一器件发生问题,将直接停车抱闸,避免发生二次事故;主动安全层,「劢微机器人」采取了声光电结合方法,例如,通过对叉车在地上的投影,避免鬼探头现象对现场工作人员造成伤害;被动安全层,「劢微机器人」采用最稳定的激光雷达来进行避障,同时还提供了其他传感器融合的技术来使能。
目前,「劢微机器人」的解决方案已经在生产工厂、物流分拨和各类仓储等场景落地应用。针对复杂应用场景,「劢微机器人」还开发了“库位检测”、“货物盘点”、“托盘姿态识别”、“料笼堆叠视觉辅助”、“高位上下货视觉辅助”、“智能位姿识别”等基于视觉及深度学习赋能的核心应用场景技术。
「劢微机器人」总部位于深圳,在苏州、沈阳、长沙等地设有销售服务中心。「劢微机器人」现有员工近百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过半,核心团队成员均深耕机器人、AGV/IGV及无人驾驶等领域多年。公司现有专利近百个,软件著作权15套。
「劢微机器人」创始人兼CEO陈文成表示,未来「劢微机器人」将继续加快国内外市场建设,扩充更多区域的服务中心,并与全球的系统集成商、代理商合作,形成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和技术服务体系。
关于投资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认为,“中国叉车市场规模巨大且增长迅速,无人叉车拥有很高的性价比和社会价值,未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劢微机器人团队除了可提供创新性的全新无人车型以解决搬运痛点,并提供完整的上层系统,赋能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亦可改造存量市场,盘活企业叉车资产。叉车市场值得用无人化+智能化方式重新做一遍。看好劢微机器人团队能做成无人叉车领域的头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