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互联网络

互联网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

2016-07-28 10:34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等等 浏览(533)人   

  互联网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如果一个行业也有生命周期,那么我认为,前十年中,1995年到2000年是探索期,2000年到2005年可以称为圈地运动时期,而后十年,也就是2005年到2015年,则应当被称为互联网的黄金十年。而当下,互联网的黄金增长十年已经结束。

互联网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

  互联网,已正式进入了她的成熟期。从最早起源于高校的实验室网络,到“失败者冲浪”形成最初的创业者,到今天“一切都是套路”,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互联网正在经历从草莽到精英的蜕变。


  那么,为什么我会认为2005年到2015年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呢?黄金十年结束后的互联网又将迈向何方?


  一、已经消逝的黄金十年


  1. “堂吉诃德”式的创业者让这个行业从笑话中走出来


  美国的互联网创业者,典型如乔布斯、扎克伯格、比尔 ? 盖茨等,都是常青藤大学的学生(虽然可能有几个是肄业),他们几乎都拥有比较优越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应该说是精英创业。


  但中国不是这样。2000年前后,第一波互联网创业浪潮来的时候,那些名校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基本都被公务员、国企和大型跨国企业吸引而去,只有那些 “失败者”才投入到“一穷二白”的互联网大潮中,搏浪蓝海。


  一手创立了腾讯的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虽然今天的深圳大学基础设施极好,但当年的深大,真的只是一所普通大学。


  腾讯的前身是一个网络寻呼机的投标项目,他们希望用这套系统给某通信公司服务。不幸但万幸的是,他们投标失败了。失败后的几个人,看着已经花了50 多万人民币的系统,不得不自己来运营。小马哥说自己创业不易,曾经在 QQ 上装扮成女人和网友聊天,来吸引用户,这极有可能是真实的。试想一下,如果当年小马哥的网络寻呼机招标成功了,是不是就像今天的飞信一样?


  从白手起家到互联网巨头,腾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在传统领域的“失败”。


  在1999 年成立的阿里巴巴之前,马云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


  他第一年高考报了北大,结果数学零分,只有梦想没有分数的他没有悬念地落第了。第二年他考入了杭州师范学院,成了一个专科英语系的同学,正巧当年赶上杭师大设立本科专业,马云英语很好,所以才幸运地专升了本。看起来他的学历和学霸没有任何关系。


  在大学期间,同学们都去肯德基实习,有一种说法是:8个同学去肯德基餐厅面试兼职,7个同学都录用了,除了Jack Ma。


  临近毕业,大家找工作。有为青年马云和大家一起想为国奉献,于是和4个同学一起去面试警察,想成为光荣的人民公安,结果3个人录用了,除了马云。


  后来,他想做一个中国供应商的黄页平台,他拿着宣传册去国家部门推介,结果被赶了出来。坐在离开北京的出租车上,也许马云含着泪,心里的旁白是:“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我一定会回来的!”


  如果马云是一个成功的警察,或者名校毕业生,今天我们还能有“亲,给个好评哟”的体验吗?


  阿里的成功,也是某种意义上传统路径“无路可走”的结果。


  直到2005年前后,大部分国人对互联网的认知还停留在“新浪”、“搜狐”等少数几个门户网站上,认为互联网不过一个泡沫,不可能对整个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犹记得当年我无法和母亲解释我做的互联网工作,只能说“我是修电脑的”。但让我帮邻居修一下电脑的时候,我又完全不会修。


  但整个行业,正是被这些看似在传统生活中的失败者,或者说“堂吉诃德”式的创业者,一路推着往前走,才得以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个浪漫的时代。


  那个时代,诞生了无数草根英雄,带来了无数企业神话。


  那些神话,在我们建国后的历史上几乎是前所未有的。


  未来十年二十年也注定不会再像前十年一样,一个行业能够迅速地因为几个人、几家公司,在全社会形成话题效应了。


  2. 十年,一千万从业者,上千万就业岗位


  2005年,互联网从业者在100万左右,而到了2015年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万。


  除了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岗位之外,互联网形成的生态效应更是庞大。


  阿里巴巴带来了电子商务的周边劳动力拓张——新增了几百万卖家,几十万代运营从业者,上百万快递小哥。


  百度拉动了营销行业的增长——代理公司和互联网广告公司在全国发展起来,带起上千家周边公司。


  腾讯让游戏业务进入了更大的轨道——游戏研发、发行、运营等业务依附在大企鹅身上,也造就了上千家企业。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携程、艺龙、滴滴打车、美团、京东……这些企业除了自己产生大量的劳动力需求,也通过生态辐射,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大量的职位。


  每年我们国家新增劳动力岗位在1800万左右,其中超过5%的岗位直属于互联网行业,预计超过10%的岗位和互联网相关。


  一点都不夸张地说,这十年互联网对整个社会的就业产生了极大的贡献。


  黄金十年,就像美国淘金热一样,不仅吸引了一大波淘金者,也让卖铁锤、铲子和水壶的人都赚的开怀大笑。


  3. 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第二大互联网市场


  晚上十点的阿里巴巴


  有时候,我们开玩笑说,得益于GWF,中国对美国的互联网扩张自带免疫功能。


  在全欧洲购物都用亚马逊,搜索都用谷歌,社交都用脸书,看视频都用YouTube和Netflix的时候,我们还有自己的一整套中国制造。


  互联网让世界平了,但非常平等的世界上还是有两个奇点,一个美国,一个中国。


  2012年,我去美国参加过一个“World Social Media Marketing”的大会,只有我一个中国人,还有几个印度人,其他的都是欧美人士。


  当我介绍自己来自中国的时候,有人会很惊讶地问“中国也有自己的社交网络么?”“中国也有自己搜索引擎吗?”那感觉有点像我们看朝鲜。


  有人说这是政策保护。难道国家对汽车、钢铁、新能源没有保护么?


  我认为,除了政策之外,还有从业者的努力,创业者的艰辛付出和行业领袖的引导。我们把欧洲人喝咖啡、美国人社交的时间用来加班,用来创业,我们获得这一成就是非常合理的。但正因如此,我们有了自己的社交网络、打车软件、视频网站、搜索、团购、电商,而且我们做的还算不错,至少为全球多样性做出了一点贡献。


  而一切,都是在十年内完成的。


  4. 一个全新阶层的诞生


  这个说起来挺逗的,当年不被看好的唐吉可德、失败者,十年后很多都成了商界巨人,大部分从业者都百万净资产,千万身价。


  互联网造富在这十年尤其明显,一大波互联网公司的上市带来了更大波从业者的一夜富有。


  虽然很多人都一夜暴富,但我看到的互联网同行是最能忘记财富,继续过加班狗生活的一个行业。虽然开上了奥迪A6、宝马Z4,但大家还是吃盒饭、周末加班、陪老婆孩子吃KFC。


  互联网人对于财富的理解往往是,更加自由地做一些自己爱做的事情,而不是一味地消费和炒房。


  我在阿里的很多同事富有了之后去做天使投资、公益事业,百度的同事很多出来创业的时候已经是千万身家。


  但这些人还有梦想,还在努力,而这,也是美好的黄金十年所造就的互联网心态。


  接下来的十年,还会有很多公司上市,很多新贵出现,但像前十年一样那么规模化的造富是不太可能了。


  5. 三次软件和硬件的产业升级,三次质变


  到底是硬件驱动了软件,还是软件驱动了硬件,这一直是互联网界争论的话题。


  互联网从Windows开始进入商业化时代。到底是Windows的发展带来了PC的大发展,还是PC的到来带来了Windows的进步?


  我想两者应该是相互促进,一起发展的。


  这就像,到底是安卓和iOS的发展带来了手机时代,还是手机的普及推动了安卓和iOS的进步呢?


  从Windows开启了PC时代,到安卓和iOS开启了手机时代,再到今天的人工智能引领的可穿戴设备和机器人时代,软件和硬件的协同发展深刻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


  而这种改变,就像沙漠开荒,机会只有一次。


  PC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效率,生活多了一个窗口。


  手机让我们的生活和互联网完全融入一体,人们很难分清到底什么是线上什么是线下,比如你去星巴克用Apple Pay支付了一杯咖啡。


  而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时代让万物互联,物物相连,将更大程度地改变人们对传统生活与在线生活界限的认知。


  但这样的改变,从0到1的机会只有一次,接下来,将是技术层的改进、业务层的落地,如潮水般涌入的时代不会再来。


  互联网的原居民已经出生,2005年出生的孩子已经11岁,他们是整个互联网环境下生长起来的,互联网对他们来说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


  所有以上这一切,都是这十年里发生的,她发生的太快了,以至于我们都来不及适应。


  在这个行业的十年,基本是被行业推着走的,所有的积累、反思、沉淀都做的很弱,只有前进的步伐一致很强。


  但这样的黄金十年已经不会再来了。


  更多资讯,可以访问2898站长资源平台资讯-互联网络栏目:http://www.2898.com/news/hlwl/ 谢谢!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