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有的菜不用公筷菌落数暴增909倍!公筷公勺有什么区别?地方标准已陆续出台...
每经编辑 周宇翔
使用公筷究竟有多必要?近日,有记者和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专家将菜品分为公筷组和非公筷组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情况下,菜品菌落总数差距明显,有的菜不用公筷菌落数暴增909倍。
据央视财经8月22日报道,近日,记者和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专家选用了三道菜(凉拌黄瓜、干锅茶树菇和香辣牛蛙),分为公筷组和非公筷组。分别食用后,每盘菜都至少留下25克,来进行取样,并进行菌落总数的测试和对比。经过了48小时的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凉拌黄瓜的非公筷组比公筷组的菌落总数要增加了1.3倍,干锅茶树菇两组数据相比相差了909倍,而香辣牛蛙的这个数据则相差了44倍。
随着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我国不少地区以此为契机陆续开展“公筷行动”。中国饭店协会今年3月也曾发布倡议,引导餐饮企业开展公勺公筷双筷健康行动,做健康饮食习惯的倡行者。倡议提出,餐饮企业对围桌合餐主动提供公勺公筷或双筷,引导客人正确使用,阻断餐桌上的疾病传染途径。有条件的情况下,提供分餐制服务,提升健康服务理念,培养客人健康文明用餐意识,倡导餐桌文化新风尚。
此外,不少地区也陆续制定并发布与公筷公勺有关的地方标准。例如,近日,江西省《公筷公勺使用与服务规范》就正式出台实施。据江西日报报道,日前,江西省文明办、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制定了省级地方标准《公筷公勺使用与服务规范》,并正式实施。规范明确,公筷公勺必须在规格和颜色上明显区别于自用筷勺,材质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公筷公勺颜色应明显区别于自用筷勺,颜色宜使用白色或类白色;公筷长度应比自用筷长3厘米至5厘米,筷头略尖细;公勺宜带有可防止滑落至汤盆中的挂钩,在公筷粗端和勺柄等位置印烫明显的“公筷”“公勺”“公用”等标识或提示语等。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财经、新华视点、江西日报等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