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观察丨淘宝特价版内测“工厂直播”,硬刚拼多多和快手
618“回血之战”,加入了新变量。
36氪获悉,阿里巴巴即将在618大促期间上线第二个直播平台——“淘宝特价版直播”,定位为首款工厂直播平台,目前该平台仍处于内测阶段。
一位正参与内测用户向36氪分享了几张直播间页面图片,可以看到,APP公域给予了新业务较大的曝光量,直播入口出现在了APP首页轮播位中,用户可由此进入“特价版直播间”。
淘宝特价版直播页面,不少旗舰店打出“工厂直销”的字样
直播间内打出“厂家直销”等字样,主打白牌商品,价格与一般的工厂货差别不大。一位直播行业知情人士向36氪表示,淘宝特价版的直播主要销售的也是尾货,帮助各类工厂解决库存压力。尤其618大促即将到来,这也是工厂们“回血”的大好时机。此外,直播间下设二级入口,不同的品类被分门别类,以便用户查找。
在玩法上,工厂直播平台和淘宝直播差别不大,用户可在观看直播时直接下单。不过,36氪从接近淘宝的消息人士处了解到,淘宝旗下的直播产品都曾尝试过拼单模式,但因为不符合淘宝用户的习惯,最终被叫停。“关键是粉丝心智,淘宝用户会觉得拼单是忽悠。”上述知情人士这样认为。
淘宝特价版选择以工厂直播为切入口,与其全新定位有关。36氪此前曾报道,改版后的淘宝特价版将专攻“工厂货”,并由C2M(客户反向定制)事业部统筹。
明确新方向后,一个自淘宝特价版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的疑问也逐渐清晰:聚划算、村淘、一淘、淘宝特价版等等,如此多看起来在下沉市场业务交叉较大的业务到底有什么不同——淘宝特价版将专攻C2M工厂商品、聚划算则主攻大品牌下行、村淘小店和零售通则在县城和村镇打配合。
因此,重归大众视野后,淘宝特价版一直在广拉各类工厂资源。对内,原天天特卖下的C2M商家,B2B事业群下的1688商家都作为重要商家资源被引入。对外,外贸工厂也成了淘宝特价版的合作目标。2018年4月14日,阿里巴巴颁布“春雷计划”,宣布淘宝特价版将帮扶外贸工厂转内销等10项系统性举措。
工厂资源的聚拢效应也很明显。新版上线2个月后,淘宝特价版上的工厂直供店铺入驻已超过50万家,基本实现对产业带工厂的广泛覆盖。4月,入驻该的外贸工厂新增数环比增长了30%,销售也出现近300%的环比增长。淘宝特价版还被首次被写入阿里季度财报和年报,这也反映出阿里全面发力产业带供给的信号。
据36氪了解,淘宝特价版在上线直播产品的同时,还将推出“超级厂长计划“,重点推动产业带厂长上直播。据悉,淘宝特价版直播重点聚焦120万产业带商家,其中外贸工厂将是首批入驻淘宝特价版直播的主力。
外贸工厂的积极求变与新冠疫情的爆发高度相关。在疫情的上半段,国内爆发疫情导致大量外贸工厂无法及时复工,无力接单;下半段,各国疫情轮替上演,国际订单取消,外贸工厂的产能被迫停滞。36氪了解到,疫情期间,广东省一家专做国外大牌代工的工厂订单整体下滑70%。
淘系电商与工厂端一拍即合,主要因其背负较大增长压力。阿里巴巴Q4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的12个月,年度活跃消费者达7.26亿,较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12个月增加7200万,月活跃用户达到8.46亿,较去年同期增加1.25亿。
阿里的年活买家和月活用户依然实现较大增长,不过,对手也在步步紧逼。截至2020年3月31日,拼多多年活用户已达6.28亿,与阿里只差1亿,而按照拼多多当前的增速,未来一年若要实现与阿里同等级的用户量,并不是难事。此外,淘宝与拼多多的用户高度重合,目前超过90%,淘宝需要找到一个与之差异化的出口,用C2M带领产业带突围是个相对不错的选择。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同期拼多多年活买家数量与阿里已经十分接近,但从二者2020年Q1月活用户的季度环比增速来看,拼多多APP仅为500万左右,而同期阿里电商平台APP达到2200万,这说明,拼多多APP的用户留存情况依然不够理想。
应对来自竞对的猛烈炮火的同时,阿里对于下沉市场的整体策略也逐渐清晰。一方面加速品牌下行,由聚划算打出头阵;另一方面,加速整合工厂端的供应链资源,在供应端寻找更多增长机会。事实上,36氪了解到,阿里还有望借此机会向工厂输出阿里云、菜鸟网络、网商银行提供的云、物流和金融服务,让更多商家融入阿里“经济体”,打造更完整的商业生态。
阿里供应链实力强、效率高是公认的事实,但C2M和产业带是十分抢手的生意。在对工厂尾货早已驾轻就熟后,拼多多也正着力追求更正规和高端的C2M和产业带,并与多个产业带在多个品类上达成合作,包括慈溪市政府、武汉市政府等。后入局的京东,也通过旗下的京喜等平台拉拢工厂资源,并上线“工厂价卖光外贸货”会场等场景以增加曝光度。
即使是内容平台快手,也对电商怀抱较大野心,由于在快手卖货的很多商家呈现明显的产业带特征,快手也在向产业带领域发起进攻,试图撕下低质工厂尾货的标签,将靠谱好货”升级为“源头好货”。
各方正一头扎进C2M领域,希望以此激活产业带,目前来看,这依然还是个十分理想化的方案。
36氪曾探访多家提供C2M相关技术的工厂,负责人均称,目前C2M技术相对成熟的是日本,但投入使用的费用相当高昂,国内的C2M产业不仅在技术上还有提升的空间,落地的时间也不会那么快,大批量生产也有不小的难度。难点在于,C2M不仅要具备整个供应链的能力,还要具备整合各方质检机构的能力,这样才能将品牌砍掉,而质检必须与品牌相等甚至高于品牌,目前国内达到这一水准的工厂凤毛麟角。
此外,多名制造行业人士认为,虽然随着政府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概念,C2M的市场会逐渐成熟,大量玩家也会涌入尝试,但C2M或许很难颠覆制造业的格局,只能作为B2C等模式的补充,而难以成为主流消费方式。这个相对悲观的观点基于一个事实:提出C2M需求的并非消费者,而是急于转型的制造商们。
在这样的前提下,C2M和产业带或许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更像是一场相对漫长的马拉松赛跑,但已遇增长瓶颈的巨头们显然不愿放弃任何机会,它们在这个领域的“厮杀”也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