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天猫国际进口消费逆市增长 祭出三大策略加速5年2000亿美元大进口战略
每经记者 王星平每经编辑 王丽娜
图片来源:摄图网
宅在家中,足不出户,依然买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但似乎并未阻挡中国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4月16日,在天猫国际商家大会上,天猫进出口事业群总裁刘鹏公布了一组数据:今年1-3月,天猫国际有20万个新品上线,海外品牌开店速度同比提升327%;今年2月份,天猫国际上中国消费者购买的进口商品同比增长超52%。
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零售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国进口消费依然逆势增长。在刘鹏看来,这足见中国消费者对于海淘的需求旺盛。因此,天猫国际宣布,2020年,天猫国际将孵化1000家“数字化首店”,从而推动阿里巴巴此前所提出的五年2000亿美元大进口战略。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影响全球供应链体系。作为阿里跨境海淘的主力军,天猫国际要想在今年加速进口战略,不少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其最大的难点在于跨境消费供应链体系的建设,疫情之下,可能要做的比此前更多。
三大策略孵化千家“数字化首店”据刘鹏介绍,天猫国际将通过加速海外品牌入驻、打造国际商家孵化中心、推出进口旗舰店1.0等三大策略来孵化1000家“数字化首店”。
记者了解到,为加速海外品牌入华,天猫国际简化流程,提升审核、入驻、备案效率。特设专职团队为商家提供一对一的中英文入驻服务,并上线自助入驻系统。保障商家入驻一次跑通,30天开店。
同时,与阿里近几年发掘新品牌这一整体战略同步,2020年,天猫国际仍将关注“造新”。在去年“双11”期间,天猫国际就提出了“三新”玩法,即通过孵化“新品类”、引入“新品牌”、首发“新商品”三种方式挖掘进口消费新需求。此次,刘鹏预测2020年该平台上的爆品种类将超过1万个。
今年3月,天猫国际成立“商家孵化中心”,通过人群、品类、营销等运营策略支持,帮助品牌快速成长。据刘鹏介绍,商家孵化中心将成为打爆新品(其中一项指标是成交额达百万元)的关键。
刘鹏称,其制定了一个小目标,即希望新产品能够在90天内完成从数据选品到实现商品,再到成为爆品的过程,而这背后不再只是流量加持,还包括IP矩阵的加强,2020年将打造孵化新品类和加快进口商品消费者渗透率的两条路径。
此外,天猫国际今年还将推出进口旗舰店1.0。在新店模式下,跨境及一般贸易进口商品的共同销售,拓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生意规模。
对于此次想打造的“数字化首店”,天猫国际宣布将通过全路径、全场景和全周期加快进程。刘鹏表示,2020年在跨境电商业务基础上加速发展大贸,这意味着,海外商家可以用跨境的商品带动大贸的商品,还可以用大贸的商品去进一步孵化跨境的新品。此外,不仅通过平台业务,天猫也将通过直营业务帮助特定的供应商品牌加快在中国的孵化。
长期看好中国进口市场在2018年11月首届进博会上,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五年,阿里大进口将完成2000亿美元的目标,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点产业带。在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上,阿里巴巴宣布已完成原计划阶段性目标的123%。
过去一年,天猫国际加速推进阿里巴巴5年2000亿美元进口。据天猫国际数据,海外品牌入驻增速提升至去年的2.1倍,首发新品数量同比增长130%,年成交过百万新品超过8700多个,亿元俱乐部品牌新增33个。
如今,进入阿里这一“五年计划”的第二个年头。截至目前,共有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0多个海外品牌入驻天猫国际,覆盖了5100多个品类,其中8成以上品牌首次入华。
而作为阿里跨境海淘的主力军,天猫国际欲在今年加速推进这一计划,在业内人士看来,疫情之下,可能需要做的比此前要更多。
该业内人士认为,跨境消费时间长,不可控因素本来就较多,如今又面临疫情,如何完善供应链就显得更加重要。
“如何解决后端供应链难题,最大的痛点就是要解决物流仓储的有效性与成本性。除了要在国内布局外,也需要利用大平台综合海外布局,尤其是要减少中小商户在跨境消费中的物流问题。”该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不过,据刘鹏介绍,天猫国际目前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增速和销售形式还是非常好,供应链和物流相对稳定。“过去几年,天猫国际的保税物流仓的布局支撑了疫情期间的需求,天猫国际加强了紧俏商品的备货,目前运营能力可以跟上需求。不过,国际干线受到影响,出现了航运和人力因素下的价格上涨,天猫国际还在密切关注。”
同时,刘鹏认为,疫情之下,进口市场出现短期波动但长期趋好,阿里巴巴能做的是,降低商家成本,让海外品牌以更低的门槛、更快的速度进入中国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当下跨境电商领域一直最为关注的物流方面,同样在16日,菜鸟进口物流向全球商家公布一项年度帮扶计划,即一年内将为天猫国际商家降低物流成本10亿元,帮助商家共渡难关。而在4月10日,菜鸟国际也宣布,中国到全球的跨境物流、海外仓仍然保持运转,跨境电商物流订单已经恢复至疫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