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进击韩国互联网
在韩国旅游攻略里常见的著名景点,无论是东大门、明洞、北村韩屋村、济州岛还是韩国首尔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梨花女子大学,基本都实现了支付宝及微信支付,乃至于如机场、地铁、出租车等基础设施支持中文及中国支付服务都已经成为了最常见的景象。
韩国地铁支持中文(图源:作者摄于首尔)
这背后是中国游客强大的购买力,也正得益于中国游客对于支付宝及微信支付的强需求,在财阀基本制霸的韩国,阿里腾讯得以在韩国互联网崭露头角。
只不过有所不同的是,相比更依赖于中国出境游客的微信支付而言,支付宝进入了国际化的Alipay+阶段。
1
发达的韩国互联网
从《中国程序员在德国》一文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在1994年中国通过一条宽带为64KB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由此中国互联网时代开启。
而与中国毗邻的韩国互联网则开始得更早,韩国的第一个互联网系统SDN起始于1982年5月。来自首尔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一台电脑与位于龟尾市的韩国电子科技研究所(KIET,后更名为ETRI,即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的另一台电脑通过一条1200bps的专用线路连接。
1985年韩国SDN组成图
这可以说是韩国互联网的起源,到90年代初,韩国的教育及研究领域已经基本接入互联网,也就是1991年,万维网正式在互联网上向公众开放,包括三星、KT等韩国巨头已经组成SG-INET共同开发、实施和运营网络技术,1992年,韩国网络信息中心成立。
可以明显地看到,和德国一样,韩国在网络基建和互联网商业化上是领先的。并且,称得上是全球公认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国家之一,以非常逆天网速而著称,无论是在地铁、出租车、机场等公共交通还是公共场所,免费Wi-Fi基本已常态化,并且平均网速远超中日。
2
蓬勃的社交及游戏,滞后的移动支付
若问在这飞一般的网络速度下,韩国用户最常用的应用类别都是什么,社交和游戏首当其冲。
据公开数据显示,起于韩国本土的KakaoTalk是韩国人最常使用的社交软件,和微信垄断中国一样,KakaoTalk也以94.4%的使用率毫无疑义地垄断了韩国。在许多韩国出租车司机的手机里,会安装着KakaoTalk、LINE和WhatsApp三款软件,不过,据一位来自韩国的研发工程师向CSDN表示,韩国主流使用的IM软件是KakaoTalk和LINE,WhatsApp并不常用,韩国的青少年会使用Facebook Messenger,而WhatsApp则主要用于国际沟通。
图源:platum.kr
据应用分析公司Wise App调查了韩国23,000名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发现,Facebook Messenger及LINE的占有率与KakaoTalk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仅在1.8%和1.1%。
再看韩国游戏,Nexon和NCsoft是避不开的两大巨头,国人所熟知的《泡泡堂》就是 Nexon的产品,同时,韩国的开发者还向CSDN表示,除此之外,韩国主流的游戏公司还有Netmarble、Smile Gate、NHN等,其中,中国玩家聚集的《穿越火线》即是 Smile Gate开发。同时,我们到此能够明显地看出了中国游戏巨头腾讯的身影,不止是代理游戏,今年2月,据Gamasutra报道,Netmarble、腾讯和私募基金会MBKPartners建立了一个财团,以竞价购买Nexon股份。
还有一件颇值得玩味的事情,长于社交游戏的腾讯曾在2012年6290万美元投资Kakao,而到了2017年,阿里的蚂蚁金服又以2亿美元投资了Kakao Pay。
与社交游戏相比,韩国的移动支付显然要落寞许多,就用户结算习惯而言,依然是现金、信用卡及银行卡在前,在笔者旅韩期间见到了很多Samsung Pay的场景,对此咨询韩国开发者其表示,在线支付占支付的25%,而Samsung Pay则占了整体在线支付的80%左右,主要是因为三星手机在韩国份额最高也最容易使用,而Apple Pay和Google Pay还不支持。
3
长盛不衰的韩国本土巨头
除却上面的社交、游戏支付之外,我们再将目光放到涉及到整个韩国互联网的企业,比如制造、搜索、通信等。今天,中国本土的互联网巨头基本都起始于千禧年,而韩国却呈现着相对封闭传统的状态由家族企业一路走来,举个例子,从手机电视到空调牙膏,中国用户所熟知的三星LG基本占据了韩国GDP的百分之三四十。
图源:作者摄于韩国首尔
而Naver这个韩国主流搜索引擎不仅制霸整个韩国搜索引擎市场,打得Google毫无还手之力,还拥有着一个非常丰富的生态,提供了新闻、邮箱、地图等众多服务,Naver Map还很友好地支持了中文,完美解决了中国游客在韩出行问题,只是步行导航并没有中国百度高德体验好,也不支持在线打车,韩国在打车方面主要使用的是Kakao Taxi。
图源:作者摄于首尔塔
而在通信方面,SKT、KT、LG是韩国最主流的三大运营商,来自韩国的开发者向CSDN表示,“They provid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also have a lot of passion for IoT(他们提供了通信网络,并在积极部署IoT。)”如下图所示,在三星Galaxy上架5G版手机后,这三大运营商都推出了自家的5G流量套餐,韩国也由此成为了全球第一个启动5G服务的国家。
图源:作者摄于韩国首尔
4
中国互联网巨头的进击
去年12月,蚂蚁金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发全员信宣布蚂蚁金服组织架构调整升级,着力加强全球化战略,“全球收,全球付,全球汇”,蚂蚁进击海外的主要策略是入股当地公司,并派驻技术团队,提供Alipay技术方案,联合打造本土化的电子钱包,由此构建起移动支付生态圈。蚂蚁全球本地化钱包技术负责人熊务真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要在最合适的时间,用最合适的技术和方式,来做最合适的事情。比如,韩国Kakao Pay技术团队本身技术成熟,蚂蚁无需重力度参与,就组织一些Workshop,做业务赋能或打法赋能。”
对此,笔者不由得想起微信最早在进击海外走进印度时的败北,在《微信“死于”印度》一文中,一位前WeChat高管在谈及微信在印度的失败时如是说道:“有个词叫做产品的国际化,在中国它的含义基本上就是将产品翻译成英文,让其他国家的人也能使用而已。但在本质上,产品还是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为中国的市场设计的。”
时隔数年,当微信支付走向海外时,其策略依然是主要服务出境游客,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陈起儒早前曾表示:“腾讯在境外支付业务布局上有两条发展路径,一是通过跨境支付满足中国游客境外旅行的便捷支付需求;另一方面,在微信用户量比较高的地区,例如马来西亚,腾讯申请了当地的支付牌照,为当地居民提供吃穿住行一站式的生活服务。”
图源:作者摄于明洞
除了阿里和腾讯之外,国人最常使用的生活服务类App美团、大众点评因为大量的国人出境同样在韩国落地生根,许多中国人聚集的韩国餐厅,常常会见到美团、点评的好评,线上排名更靠前,线下也以此向国人力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