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了互联网,微软联想为什么有机会杀一个回马枪?
缺席了互联网,微软联想为什么有机会杀一个回马枪?整个科技业界似乎正在回潮。过去二十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而多数传统IT巨头都在这场互联网的狂欢中缺席了,包括微软、IBM、戴尔、联想等企业。但是近两年,从2C到2B的回潮似乎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是阿里、腾讯、百度这些互联网巨头都开始针对2B调整战略,另一方面是微软、联想这些传统的2B科技巨头业绩持续回暖。
在最新一季财报当中,微软这一财季营收为290.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45.4亿美元增长18.5%;净利润为8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5.8亿美元增长34.0%。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商业云收入为85亿美元,同比增长47%,其中公有云Azure营收同比增长76%。
昨天,联想刚刚发布了最新财报,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第二财季业绩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912亿元人民币(134亿美元),创下近四年来最高水平,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联想集团DCG(数据中心业务集团)业务连续五个季度取得盈利增长,营业额增长也在三大主要服务器厂商中处于增速最快的位置。
2B正在替代2C成为时代的主流,传统IT巨头的春天又回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传统IT已死,微软和联想已经发生了蜕变。
2B不是倒退,T2B2C是商业与技术的演进
阿里2B了,腾讯2B了,百度2B了,连美团都2B了!当2B的声音不绝于耳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冷静地看待,这会是历史的倒退吗?
业界普遍声音认为:互联网高速发展这么多年之后,用户红利走到尽头,而流量获取成本不断提高,所以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将目光瞄向了2B业务。也就是说,2C没的赚了,去赚2B的钱吧。
小编不这么认为。纯正互联网基因的亚马逊在当年做公有云,是为了给它的供应商提供一个更好的服务手段,而马云在十几年前就早已提出要做“电商的基础设施”。作为互联网大型平台,亚马逊、阿里都要给自己平台上的企业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让他们只专注于自己产品和销售,其它事情的由平台来帮助他们解决。
这些早些年萌发的初衷就是企业希望通过服务好B端,帮助他们满足C端更多的需求,这也是拉动C端更大的消费方式。
在2013年,马化腾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从那个时候起互联网开始深入融合并改造各个传统行业。
其实挺有意思的是,在互联网行业称之为“互联网+”,而传统IT行业将这个过程称为“数字化转型”。称谓不同但方向是一样的,只是出发点有别:互联网企业的做法侧重在商业模式上,而IT厂商的做法则侧重在技术与产品的科技化上。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数字化转型,都是根据个人消费者的需求,对产业链进行重构。比如马云说的新零售,一个无人商店肯定不是把原来店里的销售员完全消除,这个店需要重新设计,用新技术、新模式去重构商业流程。
再比如美团的外卖业务做得很好,但这个过程绝不是一位快递员把餐食从店里取出来送到消费者手里那么简单。餐厅需要对供应链、后厨管理、销售管理、营销管理做一系列的数字化,提升效率、改善管理方式,才能让消费者体验到不一样的外卖服务。所以,美团的2B就是全面赋能餐饮企业,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
小编认为,2B不是回潮,而是产业重构的进一步升级,或者说互联网+已经从事物的表面渗透到骨髓,所以形式上也发生了转变。互联网企业所说的互联网+和IT企业所说的数字化转型,都已经进入了深水区。
普华永道认为,中国互联网下一个风口将出现在B端,科技企业通过赋能B端去服务于C端,即T2B2C将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
马云说的新零售、新制造,马化腾说的产业互联网,王兴说的供给侧改革,本质上都是一个意思。用普华永道的定义就是:科技企业向B端开放融合C端数据的平台,由B端调用科技企业技术、服务及渠道资源提升运营效率,进而提升C端体验以及粘性,科技企业与B端共同重构服务体验,推动产业升级,T2B2C形成了闭环,进而成为市场发展的助推器。
显然,并不是互联网企业从2C转向2B,而是通过赋能B端,打开了C端更大的市场机遇。
因此,今年我们集中看到各个互联网企业释放出2B的信号,并不是刚刚形成的趋势,而是各方蓄力已久,这个市场已经开始爆发。根据普华永道的判断,中国科技企业赋能B端起步虽晚,但已呈“井喷”态势。预计到2025年,这种模式给中国科技企业带来的整体价值将达到40至50 万亿元人民币。
这种井喷,我们还可以从两个数据上看到端倪:一方面是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这类互联网企业的公有云业务爆发式增长,同时他们又纷纷推出了各种花式“小程序”来为B端提供更多的服务;另一方面是微软、联想这些所谓的IT巨头,通过自身的转型,也在褪去原来的“传统”二字,满足B端更多的需求,业绩持续大幅增长,再一次进入快速增长的通道。
殊途同归,微软联想将与亚马逊阿里同台竞争
微软在公众以往的印象中是一家传统软件巨头,是卖授权、卖产品的公司。联想则是公众熟悉的PC巨头,是卖硬件的。通过这些年不断地转型调整,微软已经成功改变了自己的基因,成为业界公认的领先的科技公司。联想虽然还占据着全球PC老大的位置,但随着其它业务的均衡发展,也在向一家科技公司进行蜕变。
或许大家都记得,亚马逊、阿里、腾讯、百度、京东这些企业,从来都不用互联网商业模式定义自己,而是经常在各种场合强调自己是“科技公司”或者“技术公司”。
所以,这一轮2B大潮并不是后退,而是演进。殊途同归,IT巨头和互联网巨头,今天都以科技巨头的身份并肩站在了T2B2C的最上游。
杨元庆认为,没有哪家公司能够仅凭一己之力就推动全行业的智能化,而基于过去40年的前瞻布局和产业积累,联想得天独厚地沉淀了智能化变革所需要的各项要素,也是业内极少数能够统一利用所有智能化要素资产的公司。
智能化的要素资产是什么?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被称为是一家科技公司?
AI,物联网(IoT),云计算,大数据等等,这些技术交织在一起影响着今天的社会。普华永道预计,未来十年,科技渗透率将逐将增长,而iABCD( I o T、A I、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科技将成为科技赋能B 端的重要武器。
微软、联想这类IT巨头有机会在缺席互联网之后杀一个回马枪,也正是因为这几年加速自身转型,iABCD的能力越来越强。微软成为跨国巨头的典范,而联想则给中国的传统IT企业立了一个标杆。
这几年联想做过很多的调整,起起落落。2015年的两次收购动作(IBM服务器和摩托罗拉手机)短期内都没有见到效果,曾被外界解读为“失败的收购”。
2016年6月,联想DCG(数据中心业务集团)成立,主要为企业提供IT解决方案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包括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AI超算和基础设施等。
2016年底,杨元庆正式提出了“三波战略”,第一波保持核心PC业务的全球领先地位和盈利能力;第二波是数据中心业务和移动业务;第三波是“设备+云”和“基础设施+云”。
可以看出,DCG集团的成立以及三波战略的明确,是联想这几个季度业绩持续反弹的基础,也是联想全面科技能力构建的基础。
去年的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杨元庆喊出了联想未来将All-in AI的战略转型。他认为,数据、计算力和算法是驱动智能化变革的三个要素。联想从聪明的智能设备,到强大的基础设施,再到把先进算法、大数据技术和行业knowhow相结合,对数据、计算力、算法这三个关键要素的全面覆盖,是联想的独特优势。
昨天发布新一季财报的时候,杨元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一次清晰了联想的远景和战略。远景是”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即智能化变革时代的引领者和赋能者。”
而相应的战略也更加落地,“我们在推动智能化的时候是三条腿走路:一个是智能物联网,第二个是智能基础设施,第三个是智能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杨元庆强调。
仔细观察联想这两年的战略一直在微调,其实要想在当下多方因素交织且快速变化的产业中活得长、活得好,就是要不断调整。
事实上,这次财报的发布佐证了联想战略调整开始奏效,联想手里的牌形在新的局势下越发地好了。大的方向就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AI,所以我们看到今天走出谷底的联想已经具备了iABCD这五大武器。相较互联网厂商,联想也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由于自身所处的行业,对于用户的理解更加深入,说白了,现在很多行业客户遭遇的问题和困惑很可能联想自身都经历过,比起顺风顺水的BAT更能感同身受。
连续3个季度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杨元庆似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小编认为,此时的联想,与微软、亚马逊、腾讯、阿里同时站在了T2B2C的潮头,前面是巨大的机遇,但身边也都是实力极为“凶猛”的友商。
机会大了,危险也更大了。
2898站长资源平台网站资讯:http://www.2898.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