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借贷与个人征信:一场矛与盾的攻坚战
互联网借贷与个人征信:一场矛与盾的攻坚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诚信、征信、信用分等成为生活中最常见的字眼。原本在大部分人眼中,只是房贷、车贷等涉及到个人征信问题。而在消费购物分期、信用分免押金租赁/酒店免押金入住、互联网借贷与征信挂钩等的普及之下,大众的日常生活已经与个人征信形成紧密联系。
在这样的态势下,众多互联网借贷与个人征信其实是形成了一种“矛与盾”的关系。互联网借贷项目虽然日趋成熟,但仍有诸多漏洞和限制。而在与个人征信挂钩后,大众对互联网借贷项目的动机也持怀疑态度。如此一来,围绕互联网借贷等新型金融体系构建个人征信系统成为“老大难”问题。
强行与个人征信攀上关系互联网借贷被推向风口浪尖
在过往,互联网借贷项目主要是以大数据为支撑,在自身体系内打造征信闭环。既不与其他项目沟通、交换,也没有上报相应的政府征信机构。但此次支付宝花呗却捅了一个大窟窿,让很多人惴惴不安。
6月30日,“蚂蚁花呗”宣布改名为“花呗”,并更新了用户服务合同。新合同规定,用户同意并授权花呗收集户籍、社保参保状态、公积金缴费情况、通话记录等个人数据。此时迅速引发争议和质疑,面对质疑声,花呗于7月3日再次修改服务合同,并在官方微博“道歉”,表示通过采集用户信息降低风险系行业的常规手法,称实际采集的信息范围远小于此。对此,多位专家表示,花呗此举可能违反个人信息收集的必要性原则。
除了征集更多的个人信息之外,花呗还表示会将用户使用情况会上传至“征信机构”。而当下最权威的征信机构服务是央行旗下的征信中心,很多用户担心花呗使用不当会影响在征信中心的信用记录。不过,花呗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最新的《花呗用户服务合同》中,已经把“征信机构”改为“信用服务机构”。而且其还表示,目前花呗的服务主体没有查询/上报央行征信。
目前的互联网借贷项目对征信一事态度不一,京东白条目前没有收到客户反馈有上征信的情况。而同样是电商推出的消费金融产品——苏宁任性付,需要按照央行相关规定和要求如实上报信贷信息。此外,蚂蚁借呗和微粒贷也都会体现在央行征信报告中。
另起炉灶!互联网金融欲打造“信联”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资金的安全,但又因为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调性不一致,互联网金融平台决定另起炉灶,打造属于自己的个人征信机构。近日,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下,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个人征信试点机构,以及百度、网易、360等相关机构,欲携手打造个人征信机构“信联”。
其实早在两年多之前,央行就印发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可惜的是,直到现在尚未有一家企业获得个人征信牌照。既然单打独斗不能成功,互联网金融平台就只能“抱团取暖”,试图用联盟的方式向个人征信牌照发起冲击。“信联”的火热出炉,其实就是一种试水之举。
一旦“信联”能够成功建立,这意味着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之间的信用数据就能够形成流动,大幅降低金融风险。届时,国内将并行两套个人征信体系:一个是传统的央行个人征信体系,一个是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
互补!信用将成社会运行之基
由互联网借贷引发的个人征信问题,其实并不是矛与盾的关系,而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地建立相对应的信用体系。能够与央行个人征信体系形成互补,尽可能地降低金融行业存在的风险,杜绝各种漏洞。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不再有“隔阂”,而是完全融合在一起,让每个人的信用都能在一个体系下轻松查询,将极有可能建立起一个信用社会。
近年来国内诚信的缺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正常运转。而随着个人征信体系的全面建立,违背信用的成本越来越高,信用将会真正成为社会运行之基。届时,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将呈现在大众面前。
更多可关注2898站长资源平台资讯栏目:http://www.2898.com/news/hl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