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动态

太子妃升职记火了 谁是下一部爆款?

2016-01-08 16:58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佚名 浏览(651)人   


  “观污剧强吐槽”:“太子妃”之后,谁将是下一部网剧爆

  太子妃升职记 网剧爆款
  那么这些优质自制剧又是怎么一步步成为收视爆款的呢?

  恐怕最大的原因在于创新二字。论工业成熟度,白手起家的自制剧远不及传统电视剧老道;论受众基数,新崛起的互联网还是盖不住落地电视平台传播的风头。要在传统电视剧中崛起,就必须在创新嗅觉上先人一步,这才是成为爆款的不二法门。

  坦诚说,《太子妃升职记》“错乱穿越”的套路走红,几乎是可预期的。年初的一部自制网剧《拐个皇帝回现代》小范围内爆红,差异化人设的穿越消费市场已经客观,加之2015年整个荧屏都在坚定不移的发展CP和基腐文化,整个“观污剧强吐槽”的氛围酝酿得刚好时,太子妃出现了。它不火,简直没天理啊,简直就是网剧里面的网红:有颜值,有话题,还能么么哒!

  穿越基腐风之后,谁将是下一季荧屏自制剧爆款?

  显然太子妃之穿越基腐爆款,是可遇不可求。任何一部接下来跟风复制的穿越剧,都很难再达到同等高度。深谙此理的视频大佬们,也很快意识到与其追逐潮流,不如引领爆点,深入观剧市场,以大数据作为依托,做出对影视风向标前瞻性的判断。

  根据这两年热剧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荧屏上最受欢迎的是都市生活和屌丝文化,所以《万万没想到》和《屌丝男士》火了;2015年荧屏上最受欢迎的是盗墓探险和悬疑推理,所以《盗墓笔记》和《灵魂摆渡》火了。到了2016年,我们来看下整个影视领域的风向: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题材都有将科幻作为重点曝光的趋势。

  在各种题材领域IP都被开发殆尽之时,科幻以其圈子小,拍摄难度大仍保留这一大片IP处女地,随着行业特效制作水平提升和华语影视快速向好莱坞靠拢的急切心态,科幻穿越类将会出现一大批试水题材。也就是说谁能在自制剧同步抓住科幻题材这个风向标,谁就可能打造2016自制剧爆款。

  爆款背后往往就是IP的商业开发。而爆款本身要具备题材新颖,表达灵活,高度贴合受众心理需求,加上强执行力的宣发推广,才可能成为具有延伸价值的爆款。对于各大视频大佬们来说,爆款不仅要出在自家,而且爆款的原创IP也要出自同一血脉,否则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以上种种,无论是基于短期收视爆点还是平台品牌长远打算,自制剧无疑成为制爆款的合身载体。

  自制剧苦尽甘来曙光初现,时代红利已然招手

  由于“两剧一星”政策的推行,采剧成本激增,加之过度依赖传统卫视内容输出,导致前两年的视频网站同质化严重,一时原创自制剧被倒逼上了梁山。随着原创内容团队制作水平的直线提升和受众付费意识的普及,自制剧被时代赋予了更多的活力,商业化更加成熟,得以搭建完整的内容生产—广告赞助—付费收看的生态闭环。看似在这样必须求变得局面里,自制剧将提升优质剧情,挖掘用户心理和需求作为对用户心里作为首要目标,却意外开创出了一条网剧革新之路。

  2015年的自制剧荧屏井喷,让整个视频行业都在蠢蠢欲动。各大视频网站纷纷推出优质自制剧站台,以差异化内容吸引垂直受众。要想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源源不断产生具有口碑和话题的原创作品以外,更是要立足于大局打造新IP和平台品牌来运作。相较于动辄几千万上亿的电影制作成本和制作班底的高要求,自制剧预算成本低,无需明星站台,以内容创新博关注,依托平台输出的小家碧玉反倒更适合在视频网站诸侯争霸时期做持久战的后备力量。

  自制剧革新的红利正在招手,而自制剧题材的风向也初露端倪。随着小说改编IP的枯竭,由原创内容堆起来的优质自制网剧将成为接下来IP海涛扎堆之处。君不见,IP改编的影视作品和衍生品撑起了半个影视产业,与其临渊羡IP,不如退而造IP,这才是真理。

  科幻题材的崛起和国产影视作品的类型丰富

  若立足于目前整个国产影视作品的类型来说,科幻片所占比例机会少得可怜。可以说科幻题材作品是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够。先是有影视作品审查方面的陈疾,后有科幻题材想象力和创作力方面的严重不足,以致于我们的科幻作品,大到电影小到广告都显得捉襟见肘。

  自制网剧似乎是科幻题材在现有审查体制下的一种曲线救国方式。它比电影电视剧审查环境要宽松许多,加之近年对美剧先进模式的学习和探索,科幻作品初见曙光。随着特效制作水平的提升,像《执念师》这样的科幻题材浮出水面。

  私以为,在整个华语影视还在完善的过程中,品类丰富的价值远胜于时下对作品的苛求。拿自制科幻题材剧《执念师》第一季举例,依旧存在题材首次试水的不适应,节奏上的把握稍欠火候等细节问题。这些瑕疵和通病犹如深夜海上的指南针,在不断的试调中摆正航向。然而,这也正是华语影视不断探索,挖掘新业态的必然之路。

  《太子妃升职记》火了,烂片也有春天了?他们剧组是这么说的

  太子妃升职记 网剧 IP
  没有人会否认《太子妃升职记》在年轻人中的火爆。和许多热播的网剧一样,它改编自网络小说。不同的是,小说原著的阅读量并不高,却在被改编拍摄后迅速引爆网络。《三声》采访了这部槽点满满的神剧剧组,解读为什么他们会选择这部小说来改编,在播出后又用了哪些策划与推广手段让它全面走红。

  “为什么你会喜欢这个剧?”

  “因为剧情够扯,小说改编的有一定娱乐性,然后从主演到配角颜值都很高,虽然道具看出来继续很穷,但配色还不错。剧情讲的就是一个男的穿越到古代变成女的,还是太子妃,最后皇上为她散尽后宫还假死不要皇位陪她过日子,很符合女生那点小愿望有没有?”

  “还有吗?”

  “微博达人各种推荐,每天被各种被推荐被刷屏,不去看一下都不知道该跟别人聊什么了。”

  “还有别的吗?”

  “额,反正女主人美彪悍,挺反差的,然后随时对着镜头用男声OS,特别新鲜好玩。”

  以上是我与一位从看不上到热爱《太子妃升职记》的朋友的对话,她为了看这部剧甚至花钱成为乐视会员,像她这样做的还不只一人。

  在和剧组聊过之后,我才明白:没有什么走红是偶然的。从选本到改编再到制作拍摄,及至播出后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推广,每一个步骤都是系统工程。这是与传统电视剧拍摄推广方式不一样的时代了,关注用户需求、与用户充分互动、让用户参与其中,才是一部神剧诞生的方式。

  太子妃升职记 网剧 IP
  为什么选了阅读量不高的小说?

  这部神剧曾经差点让乐视网高级副总裁高飞看走眼。“一开始我还没怎么重视,小说我也没看过。”高飞接受《三声》采访时说,后来看了网剧前几集后他就喜欢了,“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创作视角,甚至是演绎方式。”

  这个剧的主创班底全部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对于同龄人甚至比他们更年轻的群体喜欢什么,会有较为清晰的感知。“我们的版权库里有很多作品,会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后,在版权库里面‘淘’一些90后、00后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在恰当的时机包装后推向市场。”乐视自制网剧的宣传负责人花生告诉《三声》。

  《太子妃升职记》是乐视购买的版权中的一部比较普通的作品,这部小说在晋江文学城的单章阅读量仅有几十万,还不能把它称之为爆款网络小说。

  据花生透露,选择这部小说的最重要原因是这部小说很有趣,“与其说它是一部穿越剧、宫斗剧,不如说它是一部很轻松,让人看了不会累的小说,看着很过瘾很解压,大家看完会觉得很精彩很放松,而不会感觉很累,这是我们当初选择改编这部小说时考虑得比较重要的一个点。”

  《太子妃升职记》的领衔编剧秦爽认为,小说最吸引整个团队的地方是创意的独特性,男穿女,女儿身男人心,这个题材还没有在网剧中出现过。这是一部以“好玩”为最高制作要求的戏。剧情节奏调整得更为轻快,桥段、设计、情节等各方面变得更有网感,更利于影视化的呈现。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成颠覆性的古装时尚剧。我希望网络化的东西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有意思最重要。”秦爽说道。

  槽点是埋伏好的,剧组诱导全网吐槽

  这部剧的槽点满满,每一处都会被观众一遍遍咀嚼讨论。我在采访剧组后得知,一切的槽点都在剧组的预料、甚至是策划当中。事实上,它是一部为吐槽而生的网剧,从选题创作开始就走上了一条全民娱乐的“不归路”,只为搏大家一笑。

  “穷剧组”、“木头架子”、“凉鞋短裤”都成了大家卖力吐槽的梗,吐着吐着九天就过了亿,截至目前播放量累计高达4亿。对于剧组来说,这就是一场剧组邀请观众共同参与的旷日持久的弹幕吐槽,微博话题阅读超过4.8亿次,讨论达38.7万条,取得这样的成绩丝毫不感到意外,网剧其实是一门关于吐槽的生意。

  太子妃升职记 网剧 IP
  剧中引人注目的凉鞋

  在接受《三声》采访过程中,花生用的频率最高的短语是“一起聊”,与大家一起吐槽自黑。花生告诉《三声》,其实那些在微博上让大家吐槽得兴高采烈的梗都没有超出剧组的预设。

  “所有的槽点都是我们事先预估到的,比如它的一些服化道,它的一些剧情的设置,我们宣传在最早期找了不下三百个点,有节奏地抛出去,来看大家是否愿意聊,最后其实只有十个二十个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集中来吐槽的点。”

  《太子妃升职记》在互联网上讨论的热点和我们整个传播节奏都和是一致的。“我们第一周做了全民安利,找一些网友感兴趣的槽点来推广这个剧。第二周我们紧接着做了一个主创见面会的直播,直播与主创见面。安排媒体通过对导演与主创的采访把幕后的槽点放出去,然后就可以看到本周聊的就是上周我们放出去的一些幕后槽点,比如我们的剧组真的只有一台鼓风机。”花生说。

  “我们不会回避大家的质疑,而是要和大家一起来聊这个事儿,主要还是要有趣,好玩儿。”花生说,“不要把它当成矛盾点,而是要把它变成话题点来聊。”

  网上全在吐槽剧组很穷,效果很差,还有相对“简陋”的场景布置,花生认为现在观众其实很宽容,剧组完全可以很坦然的面对质疑,大家不会因为你穷,没有大场面就不看这个剧,反而会为此安利这个剧。

  姿态比观众都低,所有的吐槽都接着,“没有人去诟病你什么,大家看网剧都是想开心地看一些东西,那就一起往开心了聊就行。我们的官方微博都很娱乐化,不会有架子,大家一起聊就好了。”花生说。

  事实上,这部剧的剧组也确实很穷。高飞透露说,《太子妃》是一部以小搏大的经典案例,因为投资不大,一共才1000多万,每集也就50万,还是古装戏,比起同时期的许多古装戏来说,可以用“寒酸”来形容。

  当广告植入也成了槽点,槽点变卖点?

  作为《太子妃升职记》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家广告赞助商,这个剧组很良心地为药品金戈拍了两集广告。但这并没有成为大家不看这部剧的理由,反正只是求个乐子,植入广告设计得巧妙也是乐子的一部分。

  太子妃升职记 网剧 IP
  “我们所有植入的内容都做得很用心,比如我们设置了一个简单的金戈杯诗词大赛,大家会觉得即便是看广告,也看得很开心。那两分钟是大家吐槽最多的地方。现在大家没人再吐槽金戈广告怎么怎么样,反而在互相说你快去吃金戈,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我只收金戈,成为大家的一个梗。”花生说。

  《万万没想到》、《太子妃升职记》、《盗墓笔记》背后都有一群不断制造槽点的观众,在这样的全民狂欢中,观众不会介意内容里有植入的广告,不会介意“五毛钱特效”做得很烂,却会介意剧的后面有没有槽点。在“弹幕文化”兴起的现在,内容质量固然很重要,但如何让屏幕上的每一帧都充满弹幕同样也很重要,尤其对由网络而生的网剧来说。

  让观众成为“自来水”才是一部网剧的传奇

  尽管《太子妃》剧组在后期营销传播上花了一些功夫,但高飞也称,这部剧得以红火,也与观众因喜爱而自发传播不无关系。

  “真的是有自来水。”高飞说,很多人会写剧评,他们会考虑以什么样的口吻和表达方式来写剧评是年轻人喜欢看的,这种主动传播的效应非常大。

  如今,这部剧每天的播放量达到3000万。相比之下,乐视需要购买六、七千万成本的电视剧,并且是独播,才能达到这种程度的播放量。显然,这部成本更低、且乐视完全掌握着版权的自制剧带来的收益更大。

  “《太子妃》最后播放量破20亿没问题,我相信它长尾效应很长。”高飞说。

  这部神剧也给乐视内部带来了震动与思考。“我们的创作一方面要多元化,另外一方面要更年轻化,给年轻团队更多机会。”高飞告诉《三声》,这些团队驾驭不了《芈月传》这样的题材,但像《太子妃》类型的却可以更多。

  乐视的投入也明显在向这些自制剧倾斜。高飞说,2016年预算的1/3给自制,2017年则会超过一半。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