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动态

十大关键词看2015中国互联网

2015-12-31 16:30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佚名 浏览(737)人   


  野蛮之后,伟大之前:盘点2015中国互联网的十大关键词

  中国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
  回忆,是对这个时代最大的眷恋与尊重!

  所以每逢年底,土妖都要对互联网行业发生的一些事,进行一番回忆和点评。即将过去的2015年,与往年比有更多的不同。这一年,中国互联网行业里发生了太多的大事,说起来像一部浓缩胶片,一下子把几年的剧情都经历了的感觉,里面既有悲情故事,也有惊心动魄的场景,更有喜极而泣的感动与空间无限的梦想。但有一个感受是,互联网不再是一个独立产业了,正加速融入社会、生活和经济。

  这里不妨就用轻松唠嗑的方式来复盘一下,看看发生过的那些值得记忆的瞬间,看看2016年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

  一、合并

  合并这个关键词排到TOP1的位置是最没争议的,2015年发生了太多的互联网巨头间的合并、入股事件。两家打车软件滴滴与快的最先宣布“在一起”了,停止烧钱、内耗或许是最好的选择。由此相继引发了58同城、赶集网的“二合一”,而后美团与大众点评、去哪儿与携程、微影时代与格瓦拉也纷纷合体。除了“合并”外,互联网行业里的投资、并购数量也创出了新高,阿里收购优酷土豆、乐视入股了酷派和TCL电视……资本介入在2015年,像连续剧一样上演。

  点评:为什么合并、并购、投资事件越来越多了呢?窃以为,BAT里面的一些大块头的资本动作,让过去的平衡格局被破坏了,于是乎多米诺骨牌上演,导致了资本加速的现象。另外互联网的价值正从信息转向交易,过去井水不犯河水的地盘边界没有了,竞争环境变得更复杂,所以与其打得不可开交,不如抱个团、站个队,找个安全感。

  二、P2P

  P2P真是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东东。12月8日,E租宝涉嫌违规并接受调查,其实际控制人、钰诚集团董事长丁宁被警方控制,网站无法访问,平台暂停服务,涉案资金750亿元。实际上,这只是P2P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截至11月,今年P2P问题平台高达859家。而“跑路”也成为P2P领域的一个核心关键词。

  点评:P2P这个东西,对投资者来说,诱惑力很大,收益率高,行业门槛还相当低,以至于一些抱着欺诈骗钱目的的机构也堂而皇之的上线、圈钱。但说实话,骗钱是少数的,很多P2P平台还是有担当的,做的是普惠金融的事。一方是贷不到款的中小企业,一方是没投资渠道的普通大众,对接在一起,确实是件好事。但怎么控制风险,不玩火自焚,希望2016年能有个交代。

  三、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这个词依然还是个舶来品,但真正在国内发扬光大的还是滴滴、Uber们。互联网专车从陌生到熟悉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但也引发了一连串事件。滴滴、Uber等专车在杭州、成都等多个城市遭到出租车司机们的“围攻”,专车司机也与各地交管部门玩了一年的“躲猫猫”的游戏。10月,交通部下发了互联网约租车的征求意见稿,准备将专车纳入到出租车范畴监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最终说法。

  点评:共享经济这回事,确实很符合互联网共享精神,以往很多东西是“专有”的,如今,不管是私家车还是房屋,都可以共享出去,也可以享受别人的资源。这样也带来了一个麻烦,毕竟每个领域都是有“管制”的,还带着很多的关联利益,所以触礁和碰撞是必然的。不过总体还好,既然是趋势,那就期待破窗吧。

  四、众筹

  众筹是2015年很火爆的一个关键词,尤其是智能硬件的众筹正成为行业标配,而股权众筹也开始逐步走向成熟。根据11月份发布的《众筹服务行业年度报告2015》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上线的近200家互联网众筹平台当中,产品众筹平台占了绝大部分,行业持续升温。

  点评:以往要做一个产品,得从头干到尾。还需要一大笔的启动资金,要开模、生产和制造,这都是前期投入的成本。但有了众筹模式后,用户从产品一开始就参与其中,不仅出钱,还提建议,所以,众筹是把权力还给了用户,点个赞。

  五、O2O服务

  提到O2O,这绝对是2015年最火爆的一个词,这种火热甚至过了头。10月12日,O2O洗车平台e洗车关闭上门洗车和上门保养业务,上百名员工被裁或主动离职;无独有偶,10月24日,功夫洗车宣布暂停上门洗车业务;12月20日,澎湃养车宣布关门大吉。除了汽车后市场领域,在外卖、餐饮、家教等O2O垂直领域,一大批公司宣布倒闭,甚至好事者还搞出一个O2O死亡名单。

  点评:O2O这档子事比较复杂,这个行当确实比较过热,也出现了一大批O2O服务平台倒闭的现象,但这并不否定O2O的趋势。相信,经过2015年的繁荣与动荡,明年O2O服务的形势会更清晰。

  六、创客

  很多人都能感觉到,创客一下了火遍了大江南北。标志性的符号是,今年年初,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5月,李克强总理光临了中关村创业一条街。11月,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终于改名了,变身“中关村创业一条街”。而整个2015年,各地的创业咖啡馆、孵化器、创客中心等纷纷兴起。

  点评:说实话,创业这事,无论任何时候都是少数人的游戏,一旦非要上升到“大众创业”的层面,那结果可能就很难说了。总体说,这个概念是支持的,但热了一年后,还是要泼点冷水——创业不易,三思后行!

  七、互联网+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成为热门词汇,几乎每一个企业言必谈互联网+转型。但喧嚣背后,也引发了华为任正非、联想杨元庆“互联网不改变商业本质”的不同声音。

  点评:互联网+有多大魅力?是不是传统企业眼里的野蛮人?实际上热闹一阵后发现,互联网+也仅仅是一个工具和思维。传统企业没必要焦虑,更不要恐惧。只不过凭空冒出来的一大帮的互联网+的转型教练和专家,倒是赚的盆满钵满,这或许就是中国特色啊!

  八、连接与场景

  整个2015年,不管你是一家互联网企业,还是一家传统企业,不谈点连接和场景这样的时髦词,貌似就要被时代抛弃了。百度提出要“连接人与服务”;腾讯要做“连接器”;阿里巴巴要“连接人与商业”,每个企业都提出要连接用户、连接消费者。而“场景”实际上跟“连接”是双胞胎关系,有了场景也就有了连接。

  点评:说实话,连接和场景这两个词,已经泛滥成灾了,而且有向全中国普及渗透的趋势。怎么说呢?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现象,因为场景说明离用户更近了,连接表明知道消费者在哪、需要什么。但反过来讲,如果在哪、需要什么等都门清的话,那这只是对消费者更好的服务么,是不是也存在其它额外的风险?这点值得思考下!

  九、双十一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里,双十一是一个绕不开的词。今年双十一又创出新高了。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天猫最终交易额达到了创纪录的912亿元,而全国“双11”的整体销售额是1200亿元。这也宣告了网购狂飙时代的到来。

  点评:双十一已经到了第七个年头,消费者也已开始疲劳了,大众这种飙数字的游戏,兴奋感已经弱了。双十一的一些后遗症还是值得关注的,比如35%的刷单和退货,提前透支消费潜力和能力等。但总体上双十一是一件利大于弊的好事,至少让物流提速了,倒逼了社会物流体系的建设,方便了大家的日常生活。

  十、IP

  请注意,工程师们不要激动,这不是IP地址,而是内容上游的知识产权的意思。2015年,国产电影彻底爆发,一部《捉妖记》创造了20多亿元的票房,这两天上映的《寻龙诀》也逼近10亿了。当然还有《琅琊榜》、《芈月传》、《盗墓笔记》、《花千骨》等神剧不断涌现,IP成为各大影视娱乐玩家争夺的大热点。

  点评:重视IP这是对的,中国这么多年来,知识产权的环境并不好,但在文化娱乐领域,IP的游戏规则倒是很讲规矩,也算是起个榜样作用吧。实际上,IP火了,说明中国开始进入泛娱乐时代了,IP的潜在价值也就更大了。过去我们讲穷酸书生,未来可不一定了,文化人要逆袭了。

  谈了这么多中国互联网2015年的事儿,有人说,过去的这一年不平凡,悲欢离合都有,兴奋过、迷茫过、郁闷过、开心过……但不管怎么说,互联网的开放、共享精神正被越来越的人认可。正是得益于互联网对各个细分行业、产业、网民生活娱乐、社会舆论的正向推动,才使得我们的经济更有活动,社会发展得更加良好,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当然,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总结2015年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土妖愿意选择“一切都好”。“一切都好”的理由在于,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其实是每一个普通人小梦想的连接。因为互联网,才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小确幸,都有希望实现自身的小愿望,都可以向改变生活成就梦想的“理想国”出发。

  2015中国互联网:联姻、求生、明星和谎言

  2015中国互联网 2015互联网行业 互联网
  2015年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就像坐了一部过山车般跌宕起伏,或者说像一部电影大片,情节蜿蜒曲折。资本和创业成为当之无愧的代表词汇,独角兽和寒冬也不断刺激着民众的神经。这一年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发生了诸多影响深远的事情。

  画外音应当如此书写——多年之后,当垂暮的你坐在火炉边,可以这样和膝下的儿孙们谈(chui)论(niu)起2015年的那些风雨:当年你爷爷(奶奶)经历过了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啊……

  资本的力量?相杀相爱的合并

  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经历了空前绝后烧钱大战的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宣布合并,实行联合CEO制度,在随后的时间里,快的打车CEO吕传伟渐渐淡出新滴滴管理层,程维和柳青接管新的滴滴公司。在腾讯和阿里借助滴滴快的推广移动支付取得显著效果后,面临着Uber入华咄咄逼人态势的二者选择合并节约成本,共同对外也是最好的选择。二者合并更是成为了腾讯和阿里两大互联网巨头的首次重磅合作。

  4月17日,分类信息服务平台58同城宣布战略入股赶集网,成立58赶集有限公司。合并后两家公司将保持品牌独立,产品和团队都将保持独立发展与运营。58专注本地生活类服务例如58到家等,而赶集则将二手车和兼职招聘等业务作为发展重点,并最终从58赶集集团中剥离出来,原赶集CEO杨浩涌也正式卸任集团CEO,开启瓜子二手车的新一轮创业历程。

  10月8日,争斗多年的本地生活服务提供者美团网和大众点评宣布合并,新公司实行联席CEO制度,但不久之后原大众点评CEO张涛被宣布“出局”,由王兴正式接管新公司。此后新美大进行了人员和架构调整,美团系管理人员纷纷上位,腾讯掌控新公司的背景隐隐浮现。这也就有了后来的阿里抛售美团股票打压其融资估值、扶植自家口碑外卖的传闻,BAT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恶斗还远未结束。

  紧接着10月26日,合并又一次到来。携程通过与百度换股,用公司25%的总投票权换来了去哪儿45%的总投票权。携程4名高管取代去哪儿董事会扩容时新增的4名百度董事席位。至此携程最终把它最强大的敌人去哪儿收入囊中。百度成为最大的幕后赢家,作为携程第一大股东基本吃下了在线旅游市场,庄辰超成为了那个壮志未酬的人。

  创业神话纷纷破灭?O2O行业成为重灾区

  在2013年和2014年,资本市场一片大好,各家口袋里都装满了银子,对占坑的渴望让投资人热情高涨,创业公司融资难度降到了最低,一个idea和一张PPT就能拿到几百万的例子被频繁提及,市面上的高额融资消息更是层出不穷。

  尤其是一个领域:O2O。这个词汇仿佛充满魔力,只要套用它的身份,就能以五花八门的模式拿到同样的融资。以至于在2015年下半年资本市场冷却之前,很多投资人都私下表示,看到带O2O字样的BP就恶心,“完全不想投,玩的概念太虚了”。

  曾经和饿了么大战上海滩的小叶子外卖今年倒下;推出没多久的考拉班车在滴滴进入大巴市场后不久便被创始人卖出;爱拼车和Cocar共享租车因为挤不进前三拿不到融资,也死了。餐饮、出行、健康、房地产、美业和婚嫁等各种行业的O2O公司的命运都像泡沫一般迅速破灭。

  有媒体统计称在2014年拿到A轮融资的公司高达846家,但完成B轮的仅有1/4,达成C轮融资成就的更是寥寥无几。此前堪称O2O创业公司“小明星”的河狸家也在这一年面临业务增长天花板,转型效果堪忧,不时有被投资人撮合与竞争对手合并的消息传来。

  O2O重要么?当然重要,只是投资人现在面对它已经非常谨慎,这个行业已经迎来了自我救赎的关键点。

  明星开始跨界?三个女人一台戏

  2015年有三个女人轮番霸占着我们的头条,吸引着我们的关注。

  在高盛工作12年后,顶着“中国IT教父”柳传志之女光环的柳青正式加入滴滴团队,半年之后帮只用了20天就帮滴滴融到7亿美元D轮的她正式升任公司总裁。滴滴快的合并后半年内再入30亿美元融资,刷新了国内未上市公司的记录。

  有天使投资人这样评价柳青:她的出现是滴滴进阶的关键,柳青是打着灯笼也很难找到的人。今年滴滴对出行领域强势洗牌,资本层面的加速和撑腰必不可少。深谙华尔街之道的她被看做是滴滴创始人程维最佳的合作伙伴,其随后的健康问题也引发了极为广泛的讨论,再次归来后她还会为滴滴团队带来哪些变化值得关注。

  唐德影视、中国创意,两家上市公司的背后都站着同一个敲钟人:赵薇。在2015年明星投资人加速进入公众视线,无论是成立ABCapital、投资洋码头的Angelababy,还是去年就成立、今年又吸入章子怡和黄渤的Star?VC,娱乐明星涉足互联网投资的话题总是能迎来群众们的关心。

  总被网友关心衣着不够好看的赵薇,在2015年两次经历所投资公司的上市敲钟,她现在还是阿里影业的第二大股东,与马云的私人关系也总被八卦同志们津津乐道。从此网友们鸡汤话题不断:你花在考虑穿什么衣服上的时间越少,花在敲钟上的时间就会越多。

  在和雷军的亿元赌注后,董明珠也在今年开启了刷头条模式。先是高调推出格力手机并声称卖出1亿部不是问题,又表示格力手机的开机画面必须是自己引发网友热议。在12月初董大姐更是宣称明年格力将推出的第二代手机将超越iPhone?6S。

  在传统家电厂商中,格力是一个总能给人带来新鲜感和活力的公司,其中董明珠的个人品牌影响力贡献不小。

  其实在这一年中,奶茶妹妹和Angelababy也刷了很多次头条,但离互联网的直接距离还不够近,明年二位也要加油啊。

  真实的谎言

  “创始人85后,红杉资本不签协议就打来几百万美金,交易额从去年一个月50万元暴涨到今年的每月突破100亿”,这些标签的背后是一家曾被看好的农产品B2B公司一亩田。童话般的故事还没有讲多久,争议便如潮水般袭来:数据作假、返利刷单、资金链断裂、新一轮融资出问题、红杉撤资、大规模裁员。需要缓慢耕耘的农业市场遇到急功近利的互联网病态玩法,再好的创业初衷也无法支撑起有未来的公司。

  “40多人的研发团队,482天,不到2000万人民币,研发出了可以媲美特斯拉的电动超跑”,游侠电动车就这样在夏天走入公众视野,瞬间李书福和马斯克等人都成为了“炮灰”。然而好景不长,拷贝特斯拉、用特斯拉地盘改装新车的传言就不断涌出,游侠用一年时间完成常规的3-5年研发生产过程也令人高度怀疑,PPT造车的说法被业内人士不断提出。临近年底拿不到融资团队要解散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创始人连忙辟谣却仍然无法博得舆论看好。

  至于今年最狗血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堪称考拉、喜马拉雅、蜻蜓和荔枝FM的互黑战役。各家都在抨击对手、声称自己被黑的道路上开足马力,APP被下架,版权问题被举报更是屡见不鲜。其实行业健康,大家才有吃饭的可能性,对于畸形的竞争态势,过多评价也于事无补。

  每过7-8年,互联网行业就会迎来一次创业低谷期,有人被淘汰,有人趁势而起。明年又会有什么新的公司和故事为人称道,现在已经可以开始期待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