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动态

万科事件成中国商业经典案例

2016-07-12 09:38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等等 浏览(518)人   

  万科事件成中国商业经典案例。一年来,从“宝万之争”到“华万之争”,博弈各方合纵连横,从资本市场的交锋到舆论的贴身肉搏,局势发展跌宕起伏,愁煞了当局者,急坏了旁观者--万科这家公认的好企业,会最终走向多输的结局吗?

万科事件成中国商业经典案例

  2015年12月18日,万科A停牌,24.43元。2015年7月10日,宝能系第一次举牌万科,14.97元。2016年7月11日,18.27元。


  从14.97元到18.27元。站在18.27元回望这一年。


  昨日,万科A跌2.56%,报收18.27元。一年前的7月10日,是宝能系首次举牌万科的日子,当天万科A的股价为14.97元。


  一年前的7月10日,“野蛮人”站在了万科门口。宝能系的前海人寿买入5.53亿股万科A股,达到5%的举牌线。按照公告当日14.97元的股价计算,这一年万科A的股价上涨了22%。


  不断举牌,步步紧逼。上周,停牌半年之久的万科A复牌后,第五次举牌让宝能系对万科发出全面收购要约仅差5%。人们最关心宝能的钱从哪儿来。昨天有消息称,在万科A复牌第二周,安信基金再筹15亿杠杆资金。宝能储备了足够的子弹?或者宝能已经在到处借钱?各种信息在博弈。


  “围猎”万科,宝能系先后调动国内21家金融机构,运作超过10种金融工具……有业内人士评价,宝能系金融操盘团队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不亚于万科团队在地产圈的影响力。


  上周,宝能实际控制人姚振华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宝能资金实际杠杆倍数为1.7,最高不超过2,完全处于安全范围以内。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审计署历时三个月的调查结论是,宝能资金杠杆比率为1比4,风险可控。然而,这并不能平息对宝能系举牌万科的资金合规性和高杠杆的汹涌质疑。


  万科事件的意义


  经过一年发酵,万科事件已不单是公司控制权之争、情怀与规则之争、草根与权贵之争……随着地产业内外的商界大佬、法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纷纷介入,万科事件已经从一起商业事件演变成社会事件。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博弈各方能够以万科公司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法律给定的游戏规则内,冷静、理性地达成妥协,那么万科事件就会作为一个推动中国商业文明进步的案例而被载入史册。否则,一年殚精竭虑,只能博来又一个多输结局。


  经济学家周其仁说:“我写过一篇《可惜了,科龙》,这次真不希望再写一篇《可惜了,万科》。这两天看到万科案有转机,那就好,打够了坐下谈。”


  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拿出了“最佳和稀泥收场方案”:两个大股东想办法稳住管理层,王石退出董事会,担任终身名誉董事长,每年收取一定战略咨询费。两个大股东、管理层、独董组成新的董事会,“这样,华润、宝能、王石、管理层、员工、中小股东,皆大欢喜。”


  财经作家吴晓波做出的预测是:第一,王石出局,离开万科。第二,华润成为万科的实际控制人。第三,宝能套现走人。


    更多新闻资讯,可以访问2898站长资源平台资讯栏目:http://www.2898.com/news/ 谢谢!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