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出售国内特许经营权竞购名单
麦当劳出售内地及香港特许经营权有了新进展。第二轮竞购的入围名单,看看哪些财大气粗的大公司上了榜……
入围第二轮竞标名单的是它们
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寻找接盘侠的事情,传出新进展。
麦当劳已向部分竞标者抛出了橄榄枝:
包括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北京三元食品公司、三胞集团以及格林豪泰酒店,这些公司将参与麦当劳今年9月的第二轮竞购。
而此前颇为高调、拥有马兰拉面的中国化工,按照彭博的说法并没有进入第二轮竞价。
所以,大家暂且不用担心麦当劳以后会卖面条了……目前,尚不知是否有其它公司获邀。
中标公司将获得麦当劳在内地和香港的20年特许经营权,彭博社报道称,这一交易可能达到20亿美元。
不难发现,进入第二轮的企业都挺符合麦当劳的预期:
可以来自餐饮业外,但必须高度诚信、财务稳健、深入了解中国市场,并具备独特竞争优势
中国信达是国内第二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三胞集团则是一家IT业起家现涉足金融、健康、消费多领域的国内500强,而主营奶制品的北京三元,此前已与麦当劳合资成立过北京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
除了中国内地和香港,麦当劳在日本、台湾和韩国也在寻找接盘侠,让售当地的特许经营权。
混不下去?特许经营可是个好生意
所以,麦当劳这次出售特许经营权,是在中国混不下去了?
麦当劳绝对是要留住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的。
因为在2015年年报中,麦当劳还强调,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平稳表现,高增长市场(High Growth Markets)去年的同店销售额比上年高了1.8%。
那么为什么要四处寻找“接盘侠”呢?
麦当劳希望出售几个市场的特许经营权后,全球特许加盟的比例从现在的82%提升到95%——因为特许经营特别赚钱!
据麦当劳年报,公司特许经营店2015年利润为72.8亿美元,几乎是直营店(25.1亿美元)的3倍。
也就这几年,其直营店的利润迅速缩水,相比2011年(34.6亿美元)减少27%,拉大了与特许经营店的差距。
本土老司机还能带路抢占中西部市场
直营店不仅成本高、利润空间少,还极大限制了麦当劳的全球扩张。
在中国,麦当劳有2200多家分店,数量不及肯德基(5000多家)的一半,也少于台湾顶新旗下的德克士(2300多家)。
从其官网来看,这些门店多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数量非常少。
这样的规模,显然令这位号称遍布全球六大洲、拥有3.2万家店的快餐巨头不甚满意。麦当劳表示,未来五年,内地、香港和韩国,还将新开门店1500家。
实际上,麦当劳叔叔早就想在中国搞特许经营了。
麦当劳自1990年在深圳开设了国内第一家门店,花了26年,发展到现在的2200多家,并拥有概念店、甜品店等更细分的门店类型。
但这些门店中,特许经营的比重只有35%,远低于美国的90%和英法等欧洲市场的82%。
早在2010年麦当劳就透露了在内地开展特许经营业务的意向,不仅首次公开了加盟条件,还开始在二三线城市寻找加盟商;2014年又开始在一线城市寻找加盟店……
结果收效甚微,麦当劳离它的扩张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寻找本地“接盘侠”,应该是它衡量种种利弊后,可以走的最好的路了。
特别是,如果有接盘侠愿意在中西部地区开店,那对于麦当劳来说简直就是巨大的好消息,成本低利润高,市场格局也不差,何乐不为呢?
“卖店”转型,麦当劳叔叔也是形势所逼
说到这里你们也看出来了,麦当劳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做的事情都是努力寻求低成本扩张,要拉着合作伙伴一起赚钱,它这是要扭转颓势。
来看看麦当劳最近几年的业绩,你就懂了。
根据财报,2015年麦当劳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54.1亿和45.3亿美元,较2013年各下跌了9.6%和19%。
既然财务状况不那么给力,那么索性倚傍财力雄厚的中资土豪一起挖掘中国市场也不失为一条路,不仅缩小了自己的生意风险,还能更好地在税收等问题上处理与中国政府的关系。
麦当劳叔叔这算盘,打得精明着呢。
更多新闻资讯,可以访问2898站长资源平台资讯栏目:http://www.2898.com/news/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