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进军网约车真正目的:为融资而生
美团进军网约车真正目的:为融资而生。看到媒体的最新报道,美团又上线了新业务,百度之前没有做起来的万能跑腿,美团选择了入局,在美团APP分类栏端口里,出现了一个“跑腿代购”的入口。经过证实这一业务早于2月6日在成都上线,但这并不是美团最让人惊讶的新业务布局。为什么从团购起家,主要在O2O行业发展的美团要进军网约车行业呢?美团要进军网约车行业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2月14日,美团还在南京低调上线了“打车”服务,杀入网约车市场。打车业务由美团独立运营、美团点评CEO王兴亲自负责。由于笔者正好在南京,因此测试了几次美团打车,发现处于美团大生态体系中的打车,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用户体验差、加盟车辆少、司机多抱怨,最后才明白,美团目前全线开拓新业务,不过是为了下一轮融资而已。
美团官方认同了媒体之前的猜测,想要打通餐饮、休闲娱乐、酒店预订之后的出行环节。之前,滴滴和优步都曾经推出过网约车共享出行的配送服务。而美团在平台上尝试打车服务,就是想要将共享配送和预定服务之后的出行需求都囊括到自身的业务体系内。
目前美团点评加起来拥有用户近6亿,日订单量超1300万单,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超1.8亿。美团的一名公关表示,在美团点评最具优势的业务领域,如餐饮、酒旅、电影、KTV休闲娱乐等,确实都与打车出行密不可分。通过平台积累多年的消费数据,可以深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生活服务。
听起来是一个还算通顺的逻辑,在用户增量放缓的情况下, 需要将服务从广度品类扩张和用户量增长转向向单个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而且还能和之前的服务进行互补推动。
但是要知道,在网约车新政之后,网约车已经不再具备价格优势,要和出租车服务有所区分,就只能走偏高端路线,价格自然需要上调。而众所周知的是,团购模式起家的美团,面向的人群更多的是价格敏感型人群。提供出行配送方面的高端服务,对接美团上进入的餐饮、娱乐休闲等业务,形成闭环,估计更多的是美团方面一场自相情愿的突围。
美团的危机
与大众点评合并之后,美团并没有能够借此一举上市,反而陷入业务线过长危机。在资本寒冬中,美团的估值一直在降低。今年刚刚开年,就有业内爆料称,一位接近美团投资人的知情人士透露,美团投资人在转让老股,估值比倒数第二轮融资时70亿美元的估值还低。要知道,美团估值一度达到180亿美元,也就意味着老股东们为了安全退出,宁愿折价甚至亏本出售美团股票。
从团购起家的美团,在多个业务上,都出现了发展乏力的问题。因为未能找到可行的业务模式,盈利并不能跟上估值增长。数年来,美团进行了数次转型,原本的主业团购被淡化,逐渐将重心放到外卖领域。但是外卖业务,面对饿了么,百度外卖还有近些年来崛起的回家吃饭等对手,不得不一直以补贴吸引用户,直到目前都还在持续亏损。
而在外卖之外,美团涉足的酒店、周边游、上门服务等业务,基本也都是强敌环伺。在酒店和周边游业务,要面对携程、同程、途牛等等OTA企业的专业竞争。上门服务业务,阿里、京东、58同城等巨头的陆续入局,也让它的业务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原本和大众点评合并之后,最有优势的本地生活服务,又受到阿里口碑,微信支付的夹击威胁。在口碑的大力推动下,“支付即会员”已经成为O2O平台的流行战略,从支付开始,进而延伸到数据挖掘、营销等O2O后端环节,没有人再提团购。美团原本的团购引流模式受到挑战,虽然也推出了美团POS机应对,但是在支付环节,还是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支付宝及微信抗衡。
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团购业务在合并了大众点评之外,基本没有可以匹敌的竞对。美团的其他业务全都都已经是红海市场,并且都需要烧钱和N多多金的对手争夺市场。在多轮融资之后,美团仍然没有实现业务上的突破,也没有找到盈利通道,反而因为多元化业务,将自己拖入了僵局。
美团目前的估值一路下滑。距离上市也还遥远。要完成前面投资人的回报期盼,要找到新的资金支撑自身发展,就要寻找另外的机会,讲更好的故事。显然,网约车就是美团寄予厚望的新故事。
网约车故事会有人买单吗?
网约车的新故事能够给美团带来新的生机吗?从使用体验亲测来看,有点困难。笔者在南京尝试过2次美团打车,一次司机嫌远拒单,一次司机到达很慢。可以侧面看出美团的车辆资源还是比较欠缺的,因此用户体验上肯定有限,要说使用感受的话,基本上就是和易到专车之间差了6个曹操专车的样子。
在新规下,网约车市场已经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首先,网约车需要保证一定量的服务规定的车辆和司机资源,以及强大的运营调度能力,才能够保证用户体验。特别是自营模式,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庞大的。
而目前来看,美团只是想将网约车做成自己产业链条中的一块,并没有下定决心要在这个行业内真正做好,在这种前提下, 如何和已经扩张到全国大量城市,具备完善模式,拥有大量用户出行数据的滴滴、易到等企业进行竞争呢?很可能又陷入前景想得很美好,最后却将自己拖入僵局的旧例。
不过反过来看,美团目前还只在一个城市上线了这个功能,车辆资源有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说不准进军网约车市场只是美团搅局画饼,想要获得新一轮融资的“故事”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