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创业> 点评

为什么支付宝要一而再再而三强化社交?

2016-08-11 18:35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等等 浏览(898)人   

  支付宝在强化社交方面的尝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为什么支付宝要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呢?


为什么支付宝要一而再再而三强化社交?


  一、支付宝为什么要做社交


  关于这一点,从支付宝涉足社交开始就众说纷纭,个人认为知乎网友@邓文博 的说法算比较到位


  支付宝并不是要做社交,而是要做「社交关系的支付场景」功能。


  社交功能为支付宝带来的有:更高的使用频率、用户的社交关系链、用户的社交账号和数据,这些对支付宝的好处数不胜数:


  更高的使用频率可以衍生出更多的线下支付场景,这个不必赘述,微信支付就是身边最好的案例;


  用户的社交关系链带来社交关系下的支付场景,如转账、借条等功能;


  以社交账号“替换”支付账号,可以减少用户在转账、付款等环节的操作步骤,提高转账等流程的用户体验;


  社交数据是对阿里的芝麻信用等应用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数据宝库。


  因此,就算没有微信,支付宝也会在强化社交这条路上义无反顾,更何况现在还多了一个对标的对象。


  二、支付宝做社交的经历和教训


  去年,支付宝在强化社交方面有两大动作:一是被戏称为“微信+大众点评”的9.0版更新;二是春节期间掀起一阵“集福风“的福袋功能。


  前者,是支付宝对微信的学习和参考。我想支付宝也知道,微信的真正核心不是朋友圈、摇一摇这类社交功能,而是他的通讯录和即时通讯功能(所以在微信的Tab上,消息和通讯录一直在发现的前面)。因为,社交并不是刚需,通讯才是。从QQ到微信,通讯功能才是腾讯牢牢抓住用户的核心,社交功能只是让用户更加活跃的锦上添花。


  但这样的参考从开始就注定了结局,当微信已经通过通讯录牢牢抓住用户的熟人关系圈和通讯场景时,支付宝是很难去改变用户的习惯的。


  而后者,是支付宝对微信用户熟人关系圈的强袭。通过高额的活动奖励来刺激用户将通讯录名单从微信转移到支付宝,这是支付宝做春节福袋的野心。但这一野心也落了空。用户习惯很难改变,而用户的社交关系圈则更难迁移。


  三、支付宝的思路转变


  通讯功能无法与微信争胜,社交关系链也迁移得零零散散,支付宝在熟人社交方面的努力失败了。但社交却还是必须走下去的路。


  只是,得转个弯了。


  回过头来再看看这次更新


  在熟人关系圈和二度人脉之间,支付宝选择了二度人脉;


  在通讯功能和朋友圈之间,支付宝选择朋友圈。


  由此,我们或许能猜测到支付宝的转变:从熟人社交转向半熟人社交。


  首先,我们来说下社交关系的几个范围:熟人,半熟人,陌生人。


  熟人关系,是指接触频率最高,关系最私密的关系,这也是微信的朋友圈最主要的应用关系;


  半熟人关系,是指有一定社会关联但又不紧密的关系,如二度人脉,校友这类,典型的社交应用有QQ空间、人人网;


  陌生人关系,无须赘述,曾经的陌陌是最典型的了。


  而其中,熟人关系的黏性最强,互动频率也最高,但也最为封闭;陌生人关系最为open,但流失率也最高;半熟人介于两者之间,不像熟人那么封闭,也不像陌生人那样稍纵即逝,有较多可发掘的场景。


  更多资讯,可以访问2898站长资源平台创业-点评栏目:http://www.2898.com/start/dianping/   谢谢!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