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舆论困扰的ofo:收购价一跌再跌
被舆论困扰的ofo:收购价一跌再跌!“终有一天,我们今天的ofo,会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三年前的今天,年仅25岁的戴威在拿到1.3亿美元C轮融资后产生了这个梦想。
但现实不仅不够美丽甚至还很残酷。
三年后的今天,被资本、形势和舆论裹挟着前进的ofo,不仅没有影响世界,反而自身难保。卖身、裁员、融资、缩减海外业务、拖欠供应商货款、转投区块链等等,这些或真或假的消息都在暗示一件事:ofo没钱了!
而救世主却没有如期降临。
多方博弈、舆论混战。僵局之下,指向不明的各类爆料,也不过是利益相关方博弈的手段;当年疯狂扩张取得投放资格与市场份额,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一降再降的价格,成为“ofo收购案”破局的关键。
激烈的舆论战
最近ofo联合创始人于信的朋友圈成为了辟谣第一现场。
“最近真是黑稿满天飞,但我想请写黑稿的人稍微专业一点,不要给我反击的机会。”于信不止一次声称ofo遭遇无端攻击,并暗示报道的背后有人推动。而ofo的公关们也时刻处在辟谣的第一线。
如何让ofo摆脱财务危机,已经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罗生门。
20亿美元、15亿美元、14亿美元、10美元..........每隔几日,总会冒出一两条“ofo收购案”的消息,撩拨业内人士和媒体们的心弦。
“ofo的收购困局,经常需要靠舆论来搅乱。”一位不愿具名的ofo前期投资人对表示,通过制造舆论效应,向对方试探、干扰或施压,来达到自身目的,这是每个行业中都惯用的手段,共享单车行业更不例外。
vc们急需脱手,收购方希望物美价廉,被收购方则是希望能卖个好价钱,各方利益交织在一起,成为近一年单车行业传闻频发的一大重要原因。
ofo的至暗时刻
进入9月份,ofo面临的资金难题似乎越发严峻。
而ofo内部的自救工作早已展开。
7月份开始ofo收缩业务线,逐步退出或关停了以色列、澳大利亚、德国、美国、西班牙等地区的部分业务。
此外,ofo在人员配置上也在瘦身。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在6月接受《财新》采访中提到的“ofo运维人员从12000人缩减至9000人”。于信此描述为是“重新梳理团队”,而不是“裁员”。
据了解,ofo人员流失早在今年3月份就存在,三四线城市的供应链团队为“重裁区”。
而资金链危机也使得与ofo相关的诉讼和纠纷增加。7月底,据报道,一家ofo小黄车的智能锁物联网通信服务商称,因ofo拖欠其通信服务费,将对300万辆小黄车智能锁陆续暂停服务。
在供应链方面,8月31日,上海凤凰已经发布诉讼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凤凰自行车2017年与小黄车运营方东峡大通签订了多份采购合同,截至起诉日,东峡大通仍拖欠凤凰自行车6815.11万元。
在物流方面,根据公开信息,ofo目前拖欠德邦、百世物流、云鸟等多家企业上亿元快递费。
虽然ofo也在积极通过商业化探索进行自救,但目前来看,效果都不大。
在自身造血不足,资金紧张,收支平衡无望的情况下,曾经的竞争对手摩拜给了ofo一个好的示范作用。
停滞不前的收购
“知止而有得”、“识时务者为俊杰”是创业公司面对大公司时的常规选择。如美团收购摩拜,阿里收购饿了么。
但保持独立运营却成了戴威的底线。直至今年5月中旬的百人动员大户上,戴威依旧表达了不想让步的态度。“如果你们不想战斗到底,现在就可以离开公司。”
但这个时候的戴威,已经很难再主动低头。过低的报价像一个鱼刺卡在他的喉咙处,难以下咽。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在今年3月份、5月份、8月份,滴滴确实多次抛出收购ofo的方案。3月份那次,因为戴威不同意未能成行。后续两次,最后都以方案被滴滴撤回而告终。
“滴滴企图伺机超低价接盘,而拖得时间越久,对滴滴越有利,对ofo越不利。”上述投资人对强调,现在已经不是ofo想不想卖,而是否有人愿意买,花多少钱买。
不可否认的是:ofo在与阿里、滴滴的谈判拉锯战中,估值一再下跌。
之前报道称,早在7月底,滴滴对ofo的收购价格大约在15亿美元左右。但之后又传出滴滴和蚂蚁金服会共同出资收购ofo,同时对于ofo的债务也会一并承担,价格在14亿美元。8月下旬,有媒体称滴滴与ofo之间的协议似乎已经达成,最终在20亿美元。
时间进入9月,多位投资界人士认为,滴滴与ofo的收购和合理价格在10亿—15亿美元区间。但让他们担忧的是,如果不赶在冬天来临前顺利出售,ofo的收购价格还会继续降低。
“希望戴威低下头的那天,他的手里还能握有的谈判筹码。”某位投资人表示。
2898站长资源平台网站资讯:http://www.2898.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