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你千万别做这几件傻事
小时候,甚至在职场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人会告诉我们,付出终将会换取到相应的回报,然而,现实职场是这样吗?
有一项针对600多名医学院学生的心理调查发现,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大多都比较认同付出类的行为,比如“我热爱帮助别人”、“我预先考虑并满足别人的需求”。
另有一个针对销售员的调查也显示,那些有付出倾向的销售员,业绩往往垫底。
还有一个研究甚至证明,相比擅长索取的人,付出者成为犯罪受害者的概率都要高1倍。
总之,无数证据证明,假如生活中的人分为三类,付出者、索取者和互利者(每个人是这三种类型的组合,只是不同的人在倾向上会有区别),那些以自身利益为核心的索取者,或者知道利益交换的互利者,总是比那些傻傻的付出者,处在更有利的位置。
付出者,经常是成功阶梯上垫底的人。
那么,到底谁才是成功阶梯上最顶端的人?是索取者吗?
亚当·格兰特最令人惊讶的发现就在这里。
他说,假如我们换一个方式去看待各类调查数据,就会发现,虽然付出者经常垫底,但处在成功阶梯最顶端的人,也往往是付出者。
以那项医学院调查为例,成绩差的人是付出者没错,但占比达11%的成绩最好的学生,也都是付出者。
在竞争最激烈的销售职业中,也是如此,最好的付出者的年度销售额,比索取者和互利者要高出50%。
硅谷有位著名的风险投资人叫亚当·芮福金,他的经历完美说明了,为什么你要当一个好人。
1994年,芮福金还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因为喜欢“绿日乐队”,就专门做了一个乐迷网站。后来网站越来越火,乐队希望把它当成官网。
芮福金二话不说,将网站拱手相送,分文未取。
不过在众多浏览网站的读者中,有一个叫斯宾塞的人,给芮福金写了封邮件,告诉他绿日乐队并不是真正的朋克摇滚乐,属于流行音乐,建议网站插入一个专门介绍真正朋克摇滚乐的网页。
这个斯宾塞,当时还是只是个计算机系的大学毕业生,正和朋友们一起在硅谷创业。没想到,5年后的1999年,他们的公司以67亿美元的价格被收购,斯宾塞一下子飞黄腾达。
同一年,芮福金也决定创业,便给斯宾塞发了一封邮件,向他寻求建议。
因为之前两人有过邮件往来,斯宾塞和芮福金见了面。正是在他的帮助下,芮福金找到了风险投资,开了自己的公司。
偶然结交的人脉,关键时候拉了自己一把,这种事并不少见。但故事并没有结束。
2001年,初代博客网站Blogger快维持不下去了,创始人伊万·威廉姆斯准备把它关闭。
芮福金很喜欢Blogger,便邀请伊万和他的同事们来自己的公司上班,条件是将Blogger继续维系下去。
伊万接受了芮福金的好意,不过,Blogger后来也一直也没有产生利润。
但伊万却以另一种方式给芮福金带来了意外惊喜,因为他和同事们后来创办了世界上最知名的社交网站——Twitter。
无论是在斯宾塞引荐下拿到风险投资,还是间接催生了Twitter,芮福金的经历,真可以用“善有善报”来形容。
在《GIVE AND TAKE》一书中,作者亚当·格兰特认为,芮福金一切的善报,其实都来自于他乐于付出的性格,正是他多次慷慨的不计回报的付出,使他结交了一些优秀的人物,并在日后反哺了他的慷慨。
付出者,因为慷慨和大度,一般总能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资源,虽然在短期内利益可能受损,但长期来看,获得的好处无可估量。
这就像知名的企业家康利所言:“做一名付出者,并不会帮你赢得一百码冲刺,但却可以帮助你赢得马拉松。”
在职场中,付出者或许短暂的没能获得你相应的回报,但相信,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
本文来源:网络
职场那些事(www.zcnxs.cn)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