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教育观:欣赏自己,成就他人
马云的教育观:欣赏自己,成就他人。5月13日,杭州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马云回到母校并致辞,分享了自己的教育观:欣赏自己、成就他人、面向未来。马云表示,杭师大对自己影响重大,教会了他“做最成功的失败者”,而他自己也一直在用做老师的方法管理公司,他相信杭师大在未来教育的改革中能够抓住机遇,成为世界一流的师范大学。
当天,马云也为“杭州师范大学马云乡村教育研究院”和“杭州师范大学马云乡村教育人才培训基地”揭牌。马云在乡村教育领域不遗余力,马云公益基金会从2015年开始陆续启动了“乡村教师计划”“乡村校长计划”和“乡村师范生计划”,并联合国内众多企业家,共同推进乡村寄宿制学校项目,让乡村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
如今回头来看,从杭师大毕业这么多年来,马云其实一直是个老师,他喜欢讲,以此“职业病”自豪;他用老师的方法创立和管理阿里巴巴,认为正是老师的理想主义成就了阿里;从乡村教师到湖畔大学到云谷学校到乡村寄宿学校,他一直在教育公平和教育探索上实践;他经常大声疾呼:教育需要变革,未来的也一定会巨变,他梦想着有一天再回去做老师。
欣赏自己
在不同的场合,马云总是会强调,他认为杭师大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没有之一。“如果你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请你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其实我们还是很有机会的,而且机会还很大!”马云鼓励自己的后辈们。
马云也许是最有资格说出要“欣赏自己”的人之一,他当年考大学考了三次才考上杭师大,“所以我还没进杭师大,杭师大就给我上了第一课,就是什么是失败,我做了一个成功的失败者”。
在杭师大度过的4年,马云称之为“非常快乐的4年,也是我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4年,我永远不会忘记的4年”。
实际上,杭师大4年里,马云并非一帆风顺。马云英语好,尤其是口语好,几乎众人皆知,但在当年的英语语音课考试中,任课老师叶东炜却曾给他打过一个残忍的分数——59分,离合格仅差一分,马云不得不补考才通过了考试。
不过,这对马云日后的创业生涯也起到正面作用。“有的时候,我在坚持自己固执的想法的时候,也在反思,我有没有又像当年那样做事情。”回想起这段经历时,马云说。
如果没有“欣赏自己”的能力,学会从失败中学习,马云不可能在艰辛的创业之路上总是充满自信和热情。
“欣赏自己”也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前不久马云被以色列顶尖学府特拉维夫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他在现场用亲身经历向师生阐释了什么是“永不放弃”的精神:“阿里巴巴成立的时候,没有钱,没有关系,没有资源,也是什么都没有,没有人相信我们可以成功。19年来,我们犯了无数错误,我们唯一做对的,就是Never give up。”
马云也希望杭师大的学生们也能够拥有让母校以自己为荣的自信。2013年,马云应邀参加阿里巴巴商学院首届185位毕业生的毕业典礼时,就曾鼓励大家:“20年后是因为你让杭师大不一样,而不是杭师大让你不一样”。
成就他人
马云曾经在和杭师大师生交流时说过,“如果说我最喜欢的、做得最好的工作,还是当老师。这一辈子不会拿掉的烙印,就是当老师。”
即使是日后离开学校创业,马云也始终在担任老师的角色。他说:“我没学过怎么当CEO,我是用当老师的方法来当CEO,在我看来,CEO就是chief education officer,是首席教育官。所幸我把杭师大所学的,当老师的所有经验,当老师的所有经历带到了今天创业之中。”
老师是个“成就他人”的特殊职业,“做老师工作的唯一目的就是让别人比自己好、比自己强,做得比自己还要好”。马云认为,如果CEO不能像老师一样,用成就他人的思想来做,帮助员工成功、帮助客户成功、帮助合作伙伴成功,这家公司就很难成功。
这也解释了阿里巴巴能够成为一家不一样的公司的原因,马云说,阿里巴巴很多高管都是当老师出身。“老师身上有一种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成就了阿里巴巴。”
马云也一直在用“成就他人”的理想主义来帮助教育事业。
早在2006年,马云就向杭州师范学院捐赠了100万元,实施了“中国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免费培训农村骨干教师;2008年10月31日,杭师大阿里巴巴商学院在马云的直接支持下创立;2015年,杭师大迎来107年校庆之际,马云又以个人名义捐赠1亿元人民币设立“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教育基金”;2017年10月13日,杭州师范大学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共建“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合作协议,阿里巴巴再投入5000万,用于把阿里巴巴商学院升级为以互联网商务为特色的创新型商学院。
在教育脱贫领域,马云更是不遗余力。马云公益基金会于2015年9月16日“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每年一届寻找100位优秀乡村教师,给予每人总计10万元持续三年的现金资助与专业发展机会。2016年7月4日,马云公益基金会正式发布“马云乡村校长计划”,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20位优秀的“乡村教育家”,给予每人持续3年总计50万元的支持。2017年12月11日,“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正式启动,项目计划10年内至少投入3亿元,为乡村教育发现和注入新生力量,为中国培养未来教育家。在今年的1月21日,马云邀请80余位国内知名企业家齐聚三亚,探讨在中国贫困乡村进一步推动并校计划,同时让那里的孩子们能够读上条件完善的寄宿制学校。
“中国可以没有阿里巴巴,没有马云,但不能没有乡村教师。”马云曾经这样说。
马云始终将自己当作一名老师,他自己也承认,“其实我觉得我没有一天停止当老师,我现在到处讲,讲得比一个老师的课时还多”。
面向未来
马云向杭师大师生们表示,“一直希望有一天还能回来当老师,而且是为了未来当一个老师,因为我越来越强烈的认识到,未来教育一定会发生巨变。”
马云对趋势洞察非常敏锐,关于未来教育的巨变,他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
面对新一轮技术变革,马云认为面临最大挑战的,就是今天的教育。今天,就算是世界一流大学,也要思考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否则都会遇上大麻烦。今天,越是最好的中学、小学,未来越是麻烦,越是要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
马云总结道:“过去是知识驱动,而未来是智慧驱动;过去是以制造为中心,未来是以创造为中心;过去追求的是标准化、规模化;未来讲究的是个性化、特色化;过去把人变成机器,未来是把机器变成人。”
将教育的变革与正在日新月异发生的技术和商业的变革同步起来,从而改革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材,是马云始终坚持的教育观。
无论是今年5月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与学生对话,还是今年2月在首尔延世大学讲话,马云都在强调教育体系更新。“我们预判未来,知道未来一定会这么变革,所以一定要提前从教学课程、人才结构、教育机制各方面进行改革。今天改还来得及,以后被拖着改、被逼着改,那就麻烦了。”
“未来三十年,我们要教育孩子的是,要不同,要做和机器不一样的事情。我们要教孩子变得更有想象力、更有创造力。”马云不断地呼吁,“过去200年,人们有很多进步,因为是基于知识的教育。下一世纪,我们要聚焦在基于智慧的,基于人性的。未来三十年请关注教育体系改革,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不会因为机器而淘汰。”
放眼未来,“国与国之间的核心竞争点,就是教育”。基于教育的重要性,马云认为,“应该鼓励最优秀的学生进师范学校,让热爱当老师、当得好老师的师范生做老师,让老师真正成为崇高的职业,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待遇最好的职业。”
2898站长资源平台网站排行榜:http://www.2898.com/rank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