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标准政策变调服务变味,京东阿里双11两极控盘加速!
家电标准政策变调服务变味,京东阿里双11两极控盘加速!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得太快。多年来,困扰很多中国用户的线上线下产品质量不一样,内销和出口的产品质量也不一样。背后原因,不是家电企业有意欺骗消费者,而是相关的中国标准不健全,以及中外标准不统一。这一问题,一旦得到国家层面的根治和解决,受益的看似是消费者,最终还是家电企业。
在家电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的今天,中消协最新公布的用户投诉案例显示,家电竟然还排在第一位,问题根源早已不是产品质量,而是服务质量、服务稳定性,即不及时、乱收费,甚至服务态度等。这会让已经升级的消费者,面临还在降级的家电服务,显然是一肚子的牢骚。
当暴风集团确立电视作为唯一核心主业,就意味着这家以影音播放器闻名的企业,已经输在起跑线上。当前,互联网电视阵营在市场上已溃不成军,即便是小米电视也在背靠集团大树在滋养。此时,在持续巨亏、股东减持套现的背景下,暴风电视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乐视电视,一切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暴风电视的商家们,提前预警、见好就收才是上策。
成于生态,却败在生态链企业手中?近年来,小米在中国市场上强势崛起,除了手机业务,还有更为凶猛的生态链企业,数量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云米作为小米生态链,从净水器起家布局全屋互联网家电,发展速度快但后劲却不足。究其原因,大量创新集中在外观上,在核心技术上却存在抄袭、模仿等情况,最终在知识产权意识增强的家电产业,云米必然会频频踩中“专利雷”。
双11战火已经提前点燃,京东以“京品家电”的新物种,即定制家电要掀起一场销售的新高潮,为众多急于完成任务的家电厂商,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和窗口。而阿里却忙着“封杀”低价电商拼多多,后者的三年崛起速度和低价抢市能力,已经让阿里旗下的淘宝感受到威胁。显然,永恒的只是商业利益,永远不变的却是“你死我活”商业恶战。
国家出手整顿:线上线下及内外销标准统一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透露,到“十三五”末,要完成1000项中国标准外文版的制定,2020年底前,家电、食品、百货等主要消费品的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从86%提升至到95%以上。同时还要进一步解决线上与线下产品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这意味着,在中央“供给侧”改革加速落地的今天,国家将通过产品标准的统一,推高中国制造的能力和水平。
最近两年,国人“海淘”,却发现不少中国造,但出口家电的品质却比国内强。这一现象的背后则是,国外品质管理和检验标准严格,国内监管标准制度和力度不到位,纵容企业在同一生产线内外销存在双重标准,这与国外企业“一等产品自己用、二等产品出口“做法恰恰相反。国家市场监管部门强化“三同”建设,从制度上建立强制约束机制,有助于遏制这一中国制造“低质低价”的不良风气,同时也是迎合中国消费升级的必然要求。
中消协三季度投诉显示:家电成为重灾区
据中消协公布,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9.8多万件,75%以上问题集中在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合同三大方面,其中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共2.9多万件,占商品投诉总量的30%,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一位。在家电市场低迷、家电企业急于转型的当下,产品服务能力和水平出现反复,表明家电厂商的转型遭遇阻力。
家电一直是消费投诉重灾区,这与很多家电企业“重销售、轻服务”有很大关系,特别是送货、安装、维修不及时,售后收费乱象,”三包“维修短等问题频发,尤其是网购催生不少厨电、小家电杂牌,缺乏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三四级市场更为严重。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减少投诉的唯一路径增强产品质量标准和售后服务质量,让服务回归本位,让质量成为企业红线,充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升级,不要让服务成为包袱。
家电厂商折戟十一,家庭消费依旧低迷
商务部公布的消费市场数据显示,“十一”黄金周促销对家电行业的重要性正在持续下降。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8年“十一”期间,彩电零售量、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8.4%、22.1%,双双创下历史新低;空调的零售额、零售量也分别同比下降6.6%、8.7%;同时,厨电、小家电也一路下跌。而且,这一轮的下跌,不只是线下实体店,线上网店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在家电业盛行20年的十一黄金周,商业价值快速走向没落,背后原因不外乎三个:一是互联网时代,年轻主流消费群体生活方式的快速转变;二是家电厂商不再关注这类传统通用的促销节点,更喜欢定制类的“造物节”;三是电商渠道发展迅猛,营销活动频繁,抢占了线下传统的营销节点流量。因此,家电厂商需重新审视自己的销售节奏,特别是低端规模性家电和中高端家电的销售涨跌状况,努力在同质化泛滥竞争中找到差异化领跑的支点。
暴风集团生死时刻:巨亏还遭股东减持套现
暴风集团遭遇亏损风暴,今年第三季度预计亏损达到2.18-2.23亿元,单季度亏损就超过一个亿元,超过上半年亏损总和。与此同时,集团大股东、高管等却在加速减持上市公司股票、提前获利套现、落袋为安。由此,作为暴风集团当前唯一主业的互联网业务,未来发展愈加扑朔迷离。这是否意味着,暴风也要步乐视后尘,陷入存亡危机?
年初暴风董事长冯鑫提出“AllforTV”集团战略,全面加速互联网电视扩张步伐,没想到也陷入亏损泥潭中:一是电视市场这两年盈利差、需求低迷、过度竞争、原材料成本激增等,而暴风一直处于“卖一台亏一台,卖得越多亏越多”状态;二是广告等收入下滑严重,广告收入同比降幅达56.85%。如今,互联网电视用户虽然在激增,但低价营销,缺少有效盈利手段,对企业资金链更是巨大考验。
美的起诉云米洗碗机专利侵权,首战告捷
美的与云米的洗碗机专利战,于日前让美的首战告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做出审查决定书,美的洗碗机两项专利被判维持有效,云米试图通过起诉美的相关专利权无效、避免被法律制裁的手段,宣告无效。由此,云米在接下来的专利诉讼案中被判侵权的风险加大。此前云米洗碗机因涉嫌专利侵权,遭到美的起诉,涉嫌侵权的专利共计9件。
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云米科技从为小米代工净水器起家,后进入冰箱、洗衣机,厨电等领域,并且于2018年以“全屋互联网家电”的概念,在美国上市。但是,对比海尔、美的、格力等家电企业,云米虽然以低价和智能抢夺市场,但在产品上的技术专利缺失,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缺少核心技术、用低价抢市场、谋求规模扩张,急功近利的云米,未来想在家电行业谋求一席之地,并不容易。
新物种京品家电来袭,释放零售转型新信号
日前由京东家电打造的基于用户定制的新物种“京品家电”正式上线销售。这是京东根据用户购买喜好、页面浏览等大数据进行挖掘,将其作为用户需求洞察的基础信息,再与厂商合作定制推出产品,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家电新产物,开启家电个性化消费时代,把“大数据定制”全新商品种类全面推向消费者。
这与过去国美、苏宁等连锁大卖场的定制家电不同,前者是由厂家为商家定制,后者则是基于用户的群体分层后商家向厂家定制。据悉,今年双11期间,京品家电将有超过100个品牌、1000款产品与消费者见面。对于整个家电产业来说,京东此举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将带动家电制造商、服务商,甚至零售商的连续反应,以自下而上的节奏主动拥抱用户需求。
双11大促前夕,阿里与拼多多短兵相接
双11大促已经提前打响,拼多多与阿里也开始上演一场“短兵相接”的争夺战。其中,天猫逼迫拼多多商家“二选一”,导致拼多多“三周年活动”中大批品牌商家主动退出活动、下架产品,甚至要求关闭旗舰店。拼多多此次受影响的商家并不少,并且多为知名大牌厂商。
蓬勃发展的电商市场上,平台要求品牌商“二选一”争夺战并不罕见,且越战越激烈。过去,由于拼多多定位低价、抢市场和用户的策略,天猫、京东等定位优质品牌,重叠竞争并不多。如今随着拼多多将触角伸向品牌商,包括海信、TCL、国美、小米等多家知名大牌进驻,双方争夺的正品行货稀缺资源,导致竞争加剧。当然,拼多多与阿里交战,虽然短期内会让品牌商犯难,但在时代浪潮下,多渠道崛起对于家电企业渠道相互制衡,是个好消息。
2898站长资源平台网站资讯:http://www.2898.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