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禁投一年,废车增多,乱停未解,用户最愁的难找车咋破?
共享单车禁投一年,废车增多,乱停未解,用户最愁的难找车咋破?车难找、投放不均,废弃车的问题如何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在数量上解决,从暂停投放,到实现更精准的数字管理(比如按照人口比例、使用高峰时段变化、区域特点)。二要在管理理念上解决,从“禁投令”仅关注“进场”,延伸到也重视“退场”。
2017年8月,广州明令禁止投放新的共享单车。此后,“共享单车热”开始降温,到今年上半年,广州已只剩摩拜、ofo两家共享单车企业,单车总量60多万。在“禁投令”满一年之际,共享单车是否已走上正轨?为此记者走访了监管部门、共享单车企业和普通市民,了解“禁投令”一年来的业界生态、监管经验,以及各项措施出台对市民生活和城市管理带来的影响。
记者发现,一年来共享单车在运营和使用方面主要出现了以下新情况。一是数量急剧减少,从2017年高峰期的100万辆减少到目前的60多万辆,按需投放取代了数量战。二是因数量减少,“难找车”问题较过去有所凸显,市民发现要找到一辆车,尤其是一辆好车,没以前那么顺利了。三是停放秩序有所进步,但是废旧车越来越多以及乱停放的现象仍未得到根除。四是共享单车投放分布不均的问题未得到解决,郊区“一车难求”的现象依然如故。
由此可见,说共享单车已走上正轨,恐怕这个结论下得早了点。当然,这不是否认“禁投令”一年来共享单车管理取得的一些成绩,而是要对共享单车管理的难度、解决问题的长期性有充分的认识,由此才能找对药方,对症下药,让共享单车管理真正走上正轨。
应该说,一年前对共享单车在投放上实行“休克疗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行动。因为共享单车数量爆炸式增长,数量太多是问题的主要矛盾。监管部门实在没有其他办法,只好在防止市场继续无序扩张的情况下,来个断臂求生,一面防止问题扩大,一面把管理体制理顺。应该说,回顾过去一年的变化,有些是管理奏效的结果,有些则是市场发育和竞争后的自然结果。摩拜和ofo两家独大,也能让企业尽快实现从最初做大市场、占据尽量多的市场份额,到提升服务质量、逐步适应和满足监管要求的转变。
应该说,管理上的逐步摸索和市场的充分发育,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比如,针对乱停乱放的现象,监管部门划定了禁停区域,同时敦促企业采用技术的办法(如设置电子围栏、根据用户停放情况进行奖惩),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办法是有效的。又比如,市交委今年以来对共享单车企业按季度进行考核,未来还将根据考核结果,以决定共享单车的市场准入及投放配额,这些具有广州特色的共享单车管理办法,只要在实践中不断倾听市民意见,逐步加以完善,相信走上正轨,只是时日问题。
“禁投令”实施一年,市民最关心的问题恐怕是,下一步怎么办?车难找、投放不均,废弃车的问题如何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在数量上解决,从暂停投放,到实现更精准的数字管理(比如按照人口比例、使用高峰时段变化、区域特点)。二要在管理理念上解决,从“禁投令”仅关注“进场”,延伸到也重视“退场”。
比如说,经过前几年的共享单车投放“大跃进”,现在废弃车如何处理是个大问题,除了堆积在市面上有碍观瞻,报废车辆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发环境、资源浪费方面的忧虑。对此,应该把共享单车企业的责任做相应延伸,把投放跟回收处理再利用进行捆绑。比如摩拜、ofo等规模较大的共享单车企业,或者其他希望进入广州发展的共享单车企业,应该根据其回收处理能力来决定投放数量。毕竟,企业考虑盈利、市民考虑使用方便,都带有一定急功近利和短视的特点,像是环境、资源回收这些牵涉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问题,就要由政府部门来做。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建立退场机制,正视环保方面的后果,这也是判断共享单车是否走上正轨的重要指标。
2898站长资源平台网站资讯:http://www.2898.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