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和债权人:全盘式担保令多家机构陷融资陷阱
除了乐视前员工,在乐视危机演变中,一众金融机构形成一个庞大“生态”。乐视和债权人:全盘式担保令多家机构陷融资陷阱。早在 2016 年 11 月 12 日,贾跃亭已质押 5.6607 亿股,融资 116.14 亿元。
彼时,由于乐视网股东的股权质押等原因,至少有 15 家券商的名字与乐视绑在一起,包括海通、华融、华福等等。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披露一份 2017 年 9 月 28 日立案的文书显示,贾跃亭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平安证券要求其偿付总计 4.79 亿元。
2017 年 12 月 28 日下午,平安证券确认上述内容,而对关于这笔资金涉及具体业务,其仅表示,“该笔业务在定向资管计划项下(股票质押的融出方)”。
此外,投资机构“计提坏账”不在少数,这些资金则大多属于直接投资。
宁波杭州湾新区乐然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乐然投资)是其重要代表,从中既可管窥贾跃亭的融资逻辑,也足见嵌套式资管产品式融资给当前金融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
乐视债务链条
平安证券的诉讼备受关注,因其有一个特殊身份,是乐视网上市的保荐人。
在乐视网前发审委委员被调查后,有平安证券人士透露,“财务这块目前来看应该没有问题,因为平安证券到目前为止没有收到有关方面立案调查通知。”
上述平安证券人士证实,深交所翻看过平安证券编制的乐视网上市工作底稿,但没有找平安证券去聊天、调查或协助。
媒体报道指,乐视网 IPO 承销及保荐费用 4504 万元,审计及验资费用 252 万元,信息披露费用 251.4 万元。当年(2010 年)平安证券作为主承销商的收入排名第一,IPO 收入近 20 亿元,似乎乐视并非其“大项目”。
另一份文书显示,华福证券也要求贾跃亭偿付超 3 亿元。
不止机构,同属创业板的华策影视(300133.SZ)是乐视的债权方之一。
2017 年一季度末,其对乐视网有 3.4 亿元应收账款余额,11 月 19 日的公告显示,其对乐视网应收账款余额降为 1.2 亿元,扣除其他投资方后,归属于华策影视的金额预计不超过 8000 万元。
2017 年 12 月 28 日下午,华策影视证券事务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已经播出的剧集有一部分应收账款,一些还未播出的剧集应收账款,以及公司和乐视网作为联合投资的金额,都做了相应债务清算”,他指出,“2017 年乐视网要付的比例不超过 1%,绝大部分款项将在 2018 年度和 2019 年度支付”。
此外,明家联合(300242.SZ)、和力辰光(836201.OC)、嘉行传媒(830951.OC)等都是乐视的债权方。
华东一家金属零部件加工企业到现在还在庆幸自己“退出”得早,没有深度参与乐视的产品供应。
据上述企业内部人士称,2015 年四季度开始,该公司参与了乐视第一代手机的部分零部件生产加工。“说实话,当时乐视给的价格和账期回款还不错,我们也比较看好这一合作”,该人士透露。
那时乐视风头正劲,手机看起来也还行,第一批产品上市颇受欢迎。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港股公司瑞声科技、仁宝电脑等由于与乐视合作的“体量”较大,受到的冲击比较严重。2016 年 11 月,瑞声科技公开表示:乐视欠款问题得以解决前,不考虑再与对方交往。若欠款太久,不排除采取法律行动。随后该公司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20 亿银行非标踩雷样本
当乐视的尴尬被频繁谈起,市场更多地回忆起各种细节。乐然投资进入公众视野的时点是 2017 年 1 月。
彼时,处于财务告急阶段的乐视网公告称迎来战略投资方,即获得融创中国 150 亿投资的同时,还有华夏人寿及乐然投资提供的 18.3 亿元融资“助阵”。
乐然投资于 2016 年 7 月 5 日成立。其中,英大基金子公司英大资本出资 20 亿元,占比达 57.06%,另有临汾市投资集团(临汾城投)、乐视控股、乐视投资分别持股 28.53%、14.27% 和 0.14%,4 家股东合计出资 35.05 亿元。
据天眼查资料,35.05 亿元体量的乐然投资只有名下一笔投资,那就是乐视网旗下超级电视业务载体“乐视致新”;经融创中国和孙宏斌一年的运作后,“乐视致新”已于 2017 年 12 月 4 日更名为“新乐视智家”。
工商资料显示,乐然投资对其出资额 1263.36 万元,其余资金投向何处不得而知。
由于穿透后英大资本是乐然投资控股股东,而其母公司英大基金是国家电网控股企业,亦有媒体称乐视获得国资支持。
乐然投资仍被乐视系控制,仍属于乐视系融资一部分。其实质上是一只结构化合伙型私募基金,承担权益风险的仅有作为 GP 的乐视投资和作为劣后的乐视控股。
不同的是,工商资料中出资 20 亿元的英大资本与 10 亿元的临汾城投仅分别作为优先级和夹层存在。英大资本仅作为专项通道存在,而 20 亿资金来自某股份行北京分行,截至 2017 年 7 月底,该笔资金已发生利息违约。
“这种非标业务在银行资本业务中并不少见,银行相当于做并购贷款,贾跃亭以个人及乐视系资产提供担保。”一位接近乐视系的券商人士透露,“当时这笔资金不是直接从银行到英大资本账上的,中间还有一家券商资管过手。”
据该人士透露,该笔贷款发放与上述股份行个别领导的支持不无关联。记者获悉,20 亿元的优先级投资完成后不久,该领导已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
担任通道方的英大资本与乐视关系不止于此。有报道称其曾在 2016 年 9 月参与乐视超级汽车首轮融资。
乐然投资获得的另一笔 10 亿元“夹层”投资则来自贾跃亭老家的临汾城投。
“贾跃亭主动争取了老家提供这 10 亿元的夹层支持,因为如果没有这 10 个亿,银行那边的杠杆就太高,可能导致融资失败。”另一位接近乐视系人士透露,“相当于破产清算时,临汾城投也要让位给银行,但实际上都是国有资产买单。”
“这个融资链条里,乐视相当于只出资 5.05 亿元,融资杠杆比例接近 1:7,但这些债务融资在引入融创时又作为资本进入乐视致新(新乐视智家)。”该人士坦言。
“全盘式担保”警示录
事实上,与乐然投资类似的合伙基金陷阱,还有乐视依托海通证券发行的乐视可转债项目。
2015 年 5 月,海通证券旗下私募机构海通创世发起 4.1 亿元合伙基金,定向投资乐视手机业务载体“乐视移动”海外发行的可转债,年化收益 15%。
后来作为投资标的的可转债没有出现,同时上述合伙基金也未在基金业协会进行程序备案。
从接近乐视人士处获悉,上述合伙基金在成立后不久,便以借款为名向乐视系公司“转账”,卷入乐视融资陷阱。
事实上,复盘乐视系与贾跃亭的融资特征,能够发现其具有债务共担化、关联交易不透明等诸多特征,仍有不少机构陷入,或更多是对其擅以个人及全部资产为名义的“全盘式担保”的押注,只是这次,他们赌输了。
例如记者调查乐视多起债务融资项目时发现,其担保大多显示为“贾跃亭及其个人资产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担保”,有时条款还备注其个人资产包括“除上市公司股票外,还有非上市公司资产,包括影视、超级电视、体育、汽车、云计算”等。
这种“全盘式担保”的实质风控效果如何;面对如乐视般越做越大的企业时,掌舵人的个人资产和企业的真实边界,是否足够被市场清晰认知,都值得反思。
2898站长资源平台站长访谈:http://www.2898.com/int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