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达到百度为什么要支持企业维权
从万达到百度为什么要支持企业维权?最近,一则关于百度地图搜索结果误判的消息被刷屏,而刷屏原因并不是因为事件本身,而是有不良自媒体借此恶意炒作。对此,百度拿起法律武器,提起诉讼,法院部门已立案审查。那么,百度为什么没有选择以牙还牙,利用媒体和自媒体进行对应的还击,而是直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百度非个案 万达早为之
实际上,百度并非个案,早在两年前,万达面对不良自媒体对其声誉的侵害,同样是一不做二不休的祭起法律武器。2015年,微信公众号“顶尖企业家思维”冒用王健林名义发表批评淘宝及电商的文章,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以姓名权、肖像权和名誉权被侵犯为由,状告该公众号持有者,北京韩商互联贸易有限公司,并索赔1000万余元。此案在朝阳法院的一审宣判结果是,王健林胜诉并获赔精神抚慰金6万元和公证费1.5万元。
而近两年,面对越来越普遍的自媒体造谣生非、恶意炒作、污蔑骂街,越来越多的企业都采取了干脆利落的法律回击。而众所周知,打官司实际上是劳心费神的一件苦差事,而利用媒体公关则比较轻松,然而,为什么这些企业却要“舍近求远”,实际上这背后或有净化媒体环境、践行社会责任的更高维度的考量。
换言之,企业维权乍看起来是为企业商誉和产品声誉而战,实际在深层意义上也是为社会发展而战,为净化媒体环境而战,为公众而战。
社交传播大热 不良自媒体迭出
具体来看,在社交传播大爆炸的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成为社交平台上的重要发声力量,他们的谈吐举止、说什么不说什么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周边生存环境的判断,而正因为抱团而起的自媒体拥有巨大的传播影响力,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也都是公众企业所重视的传播平台,即便公众企业不去做主动传播,其影响力和知名度也会刺激渴求流量的自媒体的“盘中菜”。当然,这里所说的自媒体更多的是乐于恶意炒作的不良自媒体,因为他们没有生产高质量原创内容的能力,因此将精力用到了造谣生非恶意炒作上。而由此带来的超乎预期的流量,更刺激这些不良自媒体变本加厉,将恶意炒作作为刷存在感的日常工作。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干扰了公众对事件的判断,并进而影响涉事企业的商誉。
而更关键的一点是,不良自媒体恶意炒作造谣生非的成本低,收益远高于风险,因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不去迎合 反倒拿起法律武器才是正道
进一步说,不良自媒体最乐意的就是口水战,被侵权的企业越去通过媒体发声,不良自媒体就会越兴奋越去进一步恶意攻击,如此恶性循环对企业和公众而言实际上都是一种伤害。
而这种恶性循环的逻辑之所以存在,一方面在于大众有猎奇心理,愿意看热闹,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在于,不良自媒体进行造谣生非恶意炒作的成本极低,即便是一个号被封了,还可以再注册一个号继续进行恶意炒作。如果不知趣的企业直接在自媒体或媒体上就事件进行发声回击,则会更加引爆舆论,让更多的不良自媒体参与进来。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万达、百度等企业面对不良自媒体的“碰瓷”时一不做二不休的选择法律武器的一大原因。
而我们之所以支持这些企业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则在于只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敢于不向不良自媒体低头、敢于不怕麻烦地走法律程序,才会从根本上打击不良自媒体势力,维护企业正当的权益,而这也是企业对公众最好的交待。而且,企业的维权之举还可以推动媒体环境的净化,对不良自媒体治本而不是仅仅治标,越多的企业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才能越加健康可持续,公众才能不被不良自媒体牵着鼻子走。
可以说,从万达到百度,企业维权已经成为当下公众企业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尽管维权路漫漫,但只要是正确的道路,最终带给社会和公众的,终将是净化的媒体环境和清新的信息空气。
更多可关注2898站长资源平台创业栏目:http://www.2898.com/start/cydt/